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7~50页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
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
1、比的意义。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智慧是可以分享的,而分享是一种快乐! 当你困惑时,你已在思考了;当你在思考时,你已在悄悄成长了!
一、情境引入
(一)出示47页图示
1、出示47页1(1)情境图。教材提供了4名同学的比赛情况,这里4名同学的比赛场数是一样的,都是各赛8场。
学生小组讨论:由于比赛场数相同,你能直接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2、出示47页1(2)情境图。教材提供了小强和小林两人进行的四次练习的结果,每次比赛场数不同,获胜的场数也不同。
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说一说?
(二)出示48页图示(2)
教材向学生提供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
(三)出示48页图示(3)
教材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
(四)出示49页图示
1、将图A的长和宽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图B;
2、将图A的长扩大为原来的1.5倍,宽扩大为原来的4倍,得到图C;
3、将图A的长缩小为原来的1/2,宽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图D;
4、将图A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图E。
二、认一认
1、介绍比的读法和写法。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三、想一想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三、说一说
1、呈现生活中的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是广泛存在的。
2、计算比值。
四、练一练
把前面有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写成比。
五、全课小结
1、比的概念。
2、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求比值。
3、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六、【板书】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如:64写作6:4,读作6比4。
6:4=64=1.5
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1.5是6:4的比值。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通过讨论,为后面学习比的知识作铺垫
学生填表。
在引入比的概念后,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由学生说说求比值的方法。
学生对比的概念的认识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的了解,会求比值等。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他们的关系,并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探究后回答。
对比的有关知识的掌握
设计了系列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数字教材探究与应用 学习反思
如何正确使用学具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整理》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读书分享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在游戏中体验 在感悟中理解 ——听张冬梅老师的《认识线段》有感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育现代化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浅析
教育心理学下小学数学学习分析
金水区小学数学希望杯暨金硕杯观课心得
听课反思 抛去无效重复,培养倾听好习惯
第二单元《长方体表面积》测试分析
《小兔请客》课例反思
《年月日》评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师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融合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口令教学在低段教学中的作用
如沐春风的数学教研培训心得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3个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数学老师教学随笔 当老师闭上了嘴
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路径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