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生产总时间一定,生产一个零件所用时间和零件总数。
4.中国儿童报的订数和钱数。
二引导练习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课题:正、反比例的比较
出示表格。
表一:
路程/千米4080160200320
时间/时12458
表二
速度/每时行多少千米12090604030
时间/时346912
1.说一说。
提问:从表1中,你怎样发现速度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从表2中,你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师: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
3.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通过前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讨论,教师提问并板书如下: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关系式XY=K(一定)
4.小结;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两种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作业
数学家的故事:欧拉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相关资料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知识点:上学期
人教版数学一上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同步练习
湘教版初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实数
苏教版高二上册数学算法案例教学计划模板
2017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模板:集合的运算
四年级数学案例 让经验在活动中积累,提升—对于“优化”一课的思考
人教版一上《图形的认识与拼组》相关资料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数学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模板:集合之间的关系
湘教版初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立方根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知识点:上学期
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模板: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文具》教学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识点:上学期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做试题
人教版一上《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教学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点:上学期
苏教版高二上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模板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模板: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模板:集合及其表示法
湘教版初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平方根
2017中考数学考前专题练习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
人教版一年级上《4的认识及相关的加减法》相关资料
人教版一上《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