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提高学生的人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总个数如下表。
箱数/箱481632
总个数/个3264
①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②说一说箱数和总个数的变化情况。
③这里哪一个量不变?
④箱数和总个数成什么比例?
(2)木瓜的总个数一定,每箱个数与所装的箱数情况如下表。
每箱个数481020
箱数5025
①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②说一说每箱个数和箱数的变化情况。
③这里哪一个量一定?
④每箱个数和箱数成什么比例?
(3)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天数的情况如下表。
每天看的页数48101620
所看天数804032
①把表格填写完整。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③这里哪一个量一定,你是怎么知道的?
④每天看的页数与所看天数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4)征订《XX学习报》,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如下表。
征订份数/份5040302010
应付的钱数/元15001200
①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
②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2.正、反比例意义。
问: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正反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有什么不同?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归纳。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会表达。
(3)全班交流。
使学生明确几个要点:
正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减少。
③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一种理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③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二综合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下比例或反比例。
(1)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字,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3)长方形的周长和宽。()
(4)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5)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与底。()
(6)圆的面积与半径。()
过程要求:
(1)逐一出示以上各题。
(2)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教师小结。(方法,关键)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尺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案——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解比例
六年级数学教案——代数式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知识》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与科技(编码)
六年级数学教案——邮递的路程
六年级数学教案——《抽屉原理(新人教)》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练习二
六年级数学教案——卡片的顺序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知识》教学3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意义2
六年级数学教案——反比例练习课(二)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变换
六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分率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六)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统计练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单元目标
六年级数学教案——路程和时间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欣赏
六年级数学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可能性大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