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10和9:15
(2)20:5和4:1
(3)5:1和6:2
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x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其中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
2.学生交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二)教学例题。
解比例2:7=16:x
1.讨论: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2x=716
(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4)指导学生进行检验。
(5)看书质疑。
3.练习:课本P66练一练第3题。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三、巩固练习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竞赛练习,提高学生做题兴趣。
课本P67页练习九的第4题。
(四人小组共同完成,小组长分配组员每人做一小题,做完后互相交换检查,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
(3)课本P67页练习九第7题。
(4)深化练习。
课本P67页练习九第5题。
(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四、全课小结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67页练习九第6题。
2017年小升初数学四则混合计算复习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理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如何适应高一数学学习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题(精选)
谈影响高一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017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第一单元
2017年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知识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2016-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上册工作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题(精选)
2017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质检题(2016-2017学年)
2016-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调研卷
必备的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学习高一数学必读
2017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题
2017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201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017高二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
2017年五年级数学确定位置知识点
2016-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
2017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调查试卷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
2016-2017学年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2017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练习题:加法结合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