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一册连加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10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针对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以上,在实际情况中有时还可以分成三个数或三个以上数的连续加法,这为高年级的多位数的连加算理学习做了铺垫准备。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起了认知的准备。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一个具体形象阶段,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事物或亲身实践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为适应儿童年龄特点,便于理解和掌握连加的意义,教材编排体现了直观性、趣味性、活动性等几个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我指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知目标: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2)技能目标:在理解连加意义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获得积极探索的情感体验。
4、教学重点:
学生正确掌握连加顺序----从左到右,和计算方法:把前两个数先相加,再把计算结果加上第三个数。
5、教学难点:
两步进行连加口算时,前两个数相加所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容易发生困难。学生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因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第二步计算时发生困难。根据一年级学生这一思维特点所以确立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明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为此,在本节课中采用尝试探索愉快式的教学法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诱导学生以疑激趣、以趣激思、以思促学、以学求创,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形成概念,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应当由被动的学向主动的学转化,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因此,本节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设疑引新--尝试探索--拓展思维的教学模式,展开过程如下:
(一)设疑引新,孕伏新知
课伊始,教师拿粉笔作演示,这样直观明了地暗示连加的意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先拿2支,再拿1支,再拿2支,猜猜谁能说出老师手里有几支粉笔,并问一问是怎样算的。引导观察思考。
烧鸡和烧鸭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9(应聘)
井深几许
机智的女婿
不平凡的完整数
二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9
二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5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8(史密斯家的人)
三代人
老猎人的故事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1(没有放上的数字)
聪明的壁虎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37(谁没有输过)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0(勒索者)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38(谁是凶手)
答题测智商(三)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6(仁爱的人)
二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1
铅笔多少只
二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2
狐狸卖鸡蛋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5(最短的时间)
答题测智商(二)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2(指认罪犯)
二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3
岳丈不公平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47(纸牌游戏)
二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8
二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6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39(没有出黑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