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教材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五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即P90---91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一些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使学生掌握组合图形常用的割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过程:
以寻标追源为教学模式,以目标教学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前置回顾,展示目标;
在发散思维中探究新知,精讲点拨,完成目标;
概括总结,反馈矫正。
㈠、引标: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⒈旧知辅垫,诱发注意
电脑显示单车、榨栏、阶梯组合图,标出几种已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让学生说出名称和面积计算字母公式。
(这里通过实物感知,了解各平面图形的特征,说出面积公式,加深对旧知识的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设景感知,激活思考
电脑显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小天使对一面墙提出问题:你能计算这幢房的侧面墙的面积吗?从而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这样通过直观并带有趣味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迫切试一试的愿望。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这里打开学生通道,促使学生想方设法去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寻标:提出问题,寻找目标
叫学生齐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组合图形的什么知识?(组合图形面积如何计算)好,请同学们看书P90---91页,能否自己解决这些知识,看看它对这些知识是怎样讲的。
(在这里老师先不做讲解,让学生带着求知欲看书,这是根据尝试原则,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取新知识,它是教学的一种有效尝试。)
(三)探标:追源问底,引导发现
提出问题:为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书上是如何讲的?、除了书上的分割方法外,你还有别的分割方法来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从而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电脑显示学生可能想到的分割方法:
①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②分成两个梯形;
③分成三个三角形。
其它方法给予口头定正正误。
2.展示各种想法,得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
⒊发散引导,找出新的解法:
让学生观察分的方法后,提出问题:刚才所讲的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几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那还有除了分以外的别的方法吗?
电脑显示补的方法,并指出平面组合图形求面积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就是分、补两种方法。
(这里有目的运用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学生,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以旧探新,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的合集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难题锦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应用题自测练习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练习题精选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精选专项练习题
2016年高考数学答题方法的铁律
2016中考数学试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方程的应用》专项应用题练习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各地中考数学真题集锦
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数理化列表学习法
2016年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法总结
数学概念教学的层次分析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精选应用题专项练习题4
2016中考数学答题技巧:选择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试卷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思维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2016年高考数学最后20天的提分秘诀
2016中考数学试题类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课后练习题
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
怎样把握2016年高考数学考前提分的最后机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