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设想:
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轴对称的知识。整节课,设计了五个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感悟对称、理解对称、并且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对称美。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剪剪,在剪一剪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对对称、对称图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第二个活动,设计的是让学生找一找,在各种图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对称图形,那些不是对称图形?在找的同时,感悟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对称,到处都有对称的事物。
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对称轴,进一步理解对称及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和五角星,让学生找对称轴,由于可找很多条对称轴,让学生感悟到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对称轴,感觉到对称的奥妙.
第四个活动,在学生了解了对称及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跟着图片一起欣赏各种对称物体、图形。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称及对称图形在课堂上进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数学,同时,进行了美的熏陶。
第五个活动,是对学生学习的课外延伸,让学生设计一个对称图形,打扮我们的教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案2
1.4.2 有理数的除法 教案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案1
1.2.4 绝对值 教案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学案
2012中考数学一轮精品学案:实数与运算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教案3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案
2012中考数学一轮精品学案:函数及其图象1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导学案
3.2.1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
3.2.1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2
2.1.1 指数(第3课时) 教案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1)》导学案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
2.2.2 对数函数 教案1
3.1 函数与方程 教案3
2.3 幂函数 教案1
2.2.2 对数函数 教案2
3.1 函数与方程 教案2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2)》导学案
3.1 函数与方程 教案1
2.3 幂函数 教案2
2012中考数学一轮精品学案:分式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导学案
2.1.1 指数(第2课时) 教案1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教案2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教案4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
2.1.1 指数 教案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