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 16 页高矮, 17 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课时作业题31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38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课时作业题3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36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的证明4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的证明2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高一数学二倍角的三角函数1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
高一数学直观图的画法2
高一数学球的结构特征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30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的证明3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
高一数学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29
高一数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课时作业题34
高一数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
高一数学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认识图形教案教案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3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43
高一数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3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的概念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37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课件4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