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能辨认、判断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动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
谈话::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吗?
教师出示一本书,问:谁知道这本书的这部分(师沿着一个顶点向两边摸,手势指出两条边所夹着的部分)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几何图形。 (板书课题:角)
老师挑选了几件物体,你能说说看,这些物体的角分别在哪里?(课件出示:书、剪刀和钟面:让学生逐一指出书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你能说说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丰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认识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把刚才电脑投影的实物体逐渐去掉颜色及其他非本质的东西,只显露出角,明确指出这就是角)。
3.角的特点。
(课件出示)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以钟面形成的角为例)一个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点和2条线)
对,这个点我们把它叫作角的顶点(扇动3次:出现顶点)由顶点引出的2条直线叫作角的边。(扇动3次:出现边)
冀教版数学三上《对称》教学设计3
冀教版数学三上《混合运算》学案
冀教版数学三上《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三上《对称》学案
2014冀教版数学三上《八、吨的认识》word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二)学案
冀教版数学三上《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三上《加减法混合运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三上《加、减法》(一)学案
2014秋冀教版数学三上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word单元备课
冀教版数学三上《对称》(一)学案
冀教版数学三上《乘法》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三上《除法》教学设计
2014秋冀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word单元备课
2014秋冀教版数学三上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word单元备课
冀教版数学三上《除法》(一)学案
2014秋冀教版数学三上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word单元备课
冀教版数学三上《加减法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学案
20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建议
2014秋冀教版数学三上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word单元备课
冀教版数学三上《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三上《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三上《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20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知识梳理
冀教版数学三上《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2014冀教版数学三上《加、减法》word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上《加、减法》及答案(一)学案
20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数学三上《加减混合》教学设计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