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重点: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获得感性体验。
教具: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口算卡片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小朋友门坐过公交车吗?汽车每到一站就会有上上下下的人,请看大屏幕:(电脑显示)
车上原来有2人,到站了,先上去了一个人,又上去了4个人,一共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回答:一共有7人。先算2+1=3,再算3+4=7。列式为:2+1+4。
教师板书:两部式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说。
继续演示:这时车上有7人,又到了一站,上来了2人,下去了3人,该怎样列式计算?
列式为:7+2-3=6
还可以怎样列式?(7-3+2=6)
2。试一试
用自己的文具盒模拟汽车,用圆片代替乘客,教师说出各种情况,学生当小司机,模拟一次,列出正确的算式
3。摆一摆
同桌两人一组,用圆片互相摆,一人摆,一人列式,然后交换角色练习。
(三)课堂作业
1。7+2-8 8-8+4 10-4+2
10-8+5 10-7-3 3+5+1
2+7+1 6-3+7 3+5-6
2. 2+2+2+2+2 9-2-2-2-2
(四)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希望继续努力。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3《众数》ppt课件4
青岛版数学八上3.1《分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3.2《分式的约分》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3.7《分式方程》ppt课件(1)
青岛版数学八上3.6《比和比例》ppt课件(1)
青岛版数学八上2.4《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6《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ppt课件1
青岛版数学八上3.6《比和比例》ppt课件(3)
2012青岛版八上1.5《轴对称图形的性质》ppt课件1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5《方差》ppt课件3
青岛版数学八上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3《众数》ppt课件3
青岛版数学八上3.7《分式方程》ppt课件(3)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2《中位数》ppt课件3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5《方差》ppt课件1
2012青岛版八上1.7《简单的图案设计》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3.3《分式的乘法与除法》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1.5《轴对称图形的性质》ppt课件之一
2012青岛版八上1.5《轴对称图形的性质》ppt课件2
青岛版数学八上4.1《普查与抽样调查》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1.7《简单的图案设计》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3.7《分式方程》ppt课件(4)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4《数据的离散程度》ppt课件1
2012青岛版八上1.4《等腰三角形》ppt课件1
青岛版八年级上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PPT课件
2012青岛版八上1.6《镜面对称》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3.7《分式方程》(第1课时)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3《众数》ppt课件2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4.5《方差》ppt课件2
青岛版数学八上3.7《分式方程》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