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重点: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获得感性体验。
教具: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口算卡片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小朋友门坐过公交车吗?汽车每到一站就会有上上下下的人,请看大屏幕:(电脑显示)
车上原来有2人,到站了,先上去了一个人,又上去了4个人,一共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回答:一共有7人。先算2+1=3,再算3+4=7。列式为:2+1+4。
教师板书:两部式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说。
继续演示:这时车上有7人,又到了一站,上来了2人,下去了3人,该怎样列式计算?
列式为:7+2-3=6
还可以怎样列式?(7-3+2=6)
2。试一试
用自己的文具盒模拟汽车,用圆片代替乘客,教师说出各种情况,学生当小司机,模拟一次,列出正确的算式
3。摆一摆
同桌两人一组,用圆片互相摆,一人摆,一人列式,然后交换角色练习。
(三)课堂作业
1。7+2-8 8-8+4 10-4+2
10-8+5 10-7-3 3+5+1
2+7+1 6-3+7 3+5-6
2. 2+2+2+2+2 9-2-2-2-2
(四)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希望继续努力。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1.3矩形的判定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课件ppt
16.2分式的运算课件(2份打包)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件ppt
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回顾与反思课件
16.4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课件(2份打包)
2014年八年级下17.4.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
16.1分式及其概念课件(2份打包)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3.2用计算器求标准差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1.1平均数的意义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5.1实践与探索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3.3一次函数的性质课件ppt
17.3一次函数课件(4份打包)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2.1菱形的性质课件ppt
20.2.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1.2加权平均数课件ppt
第二十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全章复习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3.2一次函数的图象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1.2矩形的判定课件ppt
20.1平均数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2.2菱形的判定课件ppt
17.5实践与探索课件(3份打包)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3.1一次函数课件ppt
19.1矩形课件(3份打包)
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2份打包)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3.1方差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5.2实践与探索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3.4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8.1.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件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1.1矩形的性质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