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简易天平、法码、水笔、橡皮泥、纸条、白纸、磁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干什么?你们喜欢玩吗?喜欢的请举手?
这么多人喜欢玩,老师想问这么多同学中有人玩过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
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新授
1、玩一玩
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也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我们用它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好不好?
谁想上来玩?
请你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在左边再放一个2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说明右边的重量比左边的重),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用水笔板书:20+20<50)
再在左边放一个1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平衡了)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2020+10=50。学生说加法,则说两个20相加还可用[用水笔板书:]
看来我们还可以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你们想不想亲自来玩一玩?
老师为你们每一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法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式子表示出来,好不好?
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哪个小组把自己所写的式子拿上来展示出来。
(有不一样的都可以拿上来)
2、分类
你们对这些式子满意吗?
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小组讨论怎么分?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
谁来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1、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分,其余的口头交流。
2、把学生写的式子分成两堆,让学生分]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是什么式子?这一种分法,
师:你能把这一种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指名板演。
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象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
3、理解概念
练习: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见过方程吗,在哪见过?(学生展示交流)
4、巩固概念
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用手势表示,随机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
(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
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比较辨析
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老师说,方程一定是等式。对吗?(结合板书交流)
等式也一定是方程。(结合板书交流)
也就是说: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方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吗?
例如画图或者别的方式,小组合作,试一试。(用水笔画在白纸上,字要写得大些)
三、巩固
师:同学们的图非常形象地表示出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
1、这些图你能用方程来表示吗?
2、看来同学们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用方程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我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如果把女生的人数看成X,你会用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师:这里还有一些有关我们学校的信息,谁来读一读。
3、新的谢桥中心小学,是苏州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小学之一。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3幢教学楼的建筑面积一共约为19500平方米,平均每幢为c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为m平方米。你能选择其中一些信息列出方程来吗?(同桌交流)
四、小结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坐标4
高二数学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高二数学逆矩阵的概念
高二数学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坐标1
高二数学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高二数学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高二数学投影变换
高二数学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的坐标1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
高二数学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
高二数学矩阵与变换2
高二数学复数的概念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坐标5
高二数学矩阵与变换1
高二数学直角坐标系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
高二数学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
高二数学抛物线2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及运算
高一语文六国论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二数学二阶矩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高二数学揭示星期几奥秘
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
高二数学反射变换
高二数学数列的概念与表示
高二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