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比例这一单元里,除了认识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外,还学习了成正、反比例量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正、反比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要加深对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认识,提高两种相关联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的判断能力;二要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加深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1.做复习第4题。
让学生看第4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
2.整理正、反比例的意义。
提问:刚才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的。现在,谁来说一说正、反比例的意义各是什么?
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板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正、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做复习第5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说明:根据实际问题里相关联量所成的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三、复习正、反比例应用题
1.整理解题思路。
(1)做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的应用题。指名学生说明各是什么应用题,为什么。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根据什么列式的。
(2)提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要怎样想?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综合练习。
(1)做复习第8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看出药粉和水的份数以及1:500表示比值一定等)这两道题成什么比例,为什么?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等式,老师板书。再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列式的。追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做?(让学生思考按比的意义,应用分数知识或归一方法,口答算式)
(2)做复习第l0题。
要求学生思考有哪些方法解答第一个问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列出不同解法的式子。集体订正,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方法?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7、9题,第10题第二个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列式解应用题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专项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六年级上册奥数比和比例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预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训练试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同步练习
六年级奥数应用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列式计算》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试题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强化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加强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列式计算》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综合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混合运算》计算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检测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奥数模拟试题附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