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6页,运用移动小数点的办法进行名数的改写。及其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2题和第611题:
教学目的:进一步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和进率,提高名数改写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等计量单位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空。然后,指名分别说一说.题中6道小题的括号里应该填什么单位名称,使学生应用这些计量单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当学生说到一支铅笔长15(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一支铅笔大约有多长,说明这题填写厘米这个单位名称是正确的。
又如。当学生说到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1.2(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比量一下1升(即l立方分米)的容积有多大;想一想,如果填其他的容积单位合适不合适。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把答案写在书上。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提示。然后集体订正。
对于第(1)小题,要先让学生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应当是什么样,棱长是多少?再想一想,它的每个面是什么样,面积是多少?
对于第(2)小题。要先让学生想一想,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长、宽、高各要摆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想一想一共需要多少块小正方体?然后再想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有多长就容易了。
二、运用移动个数点的办法进行名数的改写
1复习小数点移动后数的变化规律:
教师:在名数改写时.有时为了方便.对于一些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名数.应用移动小数点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改写比较方便。谁来说一说.下面的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板书如下。)
小数点向( )移动( )位 小数点向( )移动( )位
0.32 千米 = 320米 = 32000厘米
小数点向( )移动( )位 小数点向( )移动(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规律。
2.做教科书第126页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6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填空。然后集体订正。(注意旬的用法,每个月的上旬和中旬都是10天;唯有下旬的天数各月不完全相同,都是从21号开始,有的到30号,有的到31号,平年的二月到28号,闰年的二月到29号。)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7题。
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答案填在书上一然后集体订正,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8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先求出王老师从到校到离校一共有多少小时.再减去午休2小时)。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一11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应用题专项练习
新课标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上下》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推理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训练自测习题2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青岛版一下数学《阿福的新衣-厘米 米的认识》教案
2016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必备
方程相关知识点复习:小升初数学考试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拓展能力训练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能力拓展培训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2
2016中考数学专项练习题(开放性问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算数专项练习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体验相同加数连加》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外拓展训练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谁的红果多之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新课标板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前后》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3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综合训练题1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中考数学模拟(图形的展开)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