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相关概念,能比较熟练地应用相应的概念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加深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比较熟练地应用相应的概念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说明: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这节课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加深对比例意义、性质的认识,要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井弄清比和比例的一些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提高思维能力。
二、整理比例的有关概念
1.整理比和比例的意义。
提问:什么叫做比?(板书)请举一个比的例子。什么叫做比例?(板书)谁也来举一个比例的例子?从它们的意义,你能说出比和比例的联系吗,(比例由两个比组成,表示两个比相等)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只有两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的相等关系,有四项)
2.做复习第1题(1)、(2)题。
比里各部分分别是什么名称呢,比例里各个部分的名称又怎样呢,请大家在书上做第l题(1)、(2)两小题。练习后指名口答,老师板书。追问:比值是怎么得到的?
3.组织练习。(口答)
(1)下面的比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7 :9。
②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的比是3 :5。
(2)求下列比的比值。
6 :1.5 :3 0.2 : :
(3)下面每组里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①1 :2和2.5 :5 ②1.2 :0.3和6 :1.5
③3 : 和2 :
4.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板书)与比的基本性质相同吗?为什么?(板书比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解比例)
5.练习。
(1) 做复习第1题(4)、(5)题。
(2) 解下列比例。
2.5 : =x :2
(3) 做复习第1题(6)~(8)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这一课进一步掌握了些什么?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2、3题。
200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济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7年陕西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常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1
2010日照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青岛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菏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温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9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芜湖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10年陕西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滨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淮安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聊城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南通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南京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年山西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扬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连云港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徐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泰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义乌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莱芜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东阳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衢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9年中考福建省福州市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