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解答方法.
2.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正确解答简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2+3.57 1.2
1.4- +0.5 11.3-8.6
( + )12 (0.18+ )9 7.75- -
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六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六年级1班捐款105元,六年级2班捐款98元.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2)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故事书,借给五年级1班48本,还剩多少本?
(3)农具厂每天能够生产56件农具,7天能够生产多少件农具?
(4)水果店有24筐苹果,要6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苹果?
(5)成绩展览会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张桌子上放8本,需要几张桌子?
(6)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 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二、归纳整理.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样的简单应用题.(板书:简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例1:某工厂有男工人364人,女工91人.这个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这道题有哪几个已知条件?
问题是什么?
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
你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教师总结:
这道题中,需要求的结果与两个已知条件直接相关.只要把两个已知数合并起来,就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这是一道简单应用题.
(二)变式练习.
1.改变问题:根据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问题,编成简单应用题吗?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
③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2.改变条件:根据上面编出的应用题和列出的算式,你能够分别调换每一道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编成两道不同的简单应用题吗?
①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②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③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比女工多273人,男工有多少人?
④某工厂女工比男工少273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⑤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多少人?
⑥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 ,女工有多少人?
⑦某工厂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⑧某工厂有女工91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 ,男工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通过我们的编题,你发现了简单应用题的什么特点?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总结:从以上的编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高二数学均值定理
高二数学归纳推理1
高二数学换元法思想课件
高二数学平面性质课件
高二数学导数的几何意义
高二数学独立性检验2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2
高二数学独立性检验1
高二数学分类记数原理和分步记数原理2
高二数学归纳推理2
高二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
高二数学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4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2
高二数学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高二数学平行问题
高二数学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
高二数学常见函数的导数2
高二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1
高二数学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
高二数学如何解决优化问题
高二数学平均变化率1
高二数学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高二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
高二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高二数学推理与证明复习小结
高二数学平行六面体习题课
高二数学导数的计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