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昨天老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
(二)教师提问
1.你为什么马上能想到还剩多少呢?
2.是不是因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三)教师谈话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相关的量是很多的,例如总价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和
数量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二、新授教学
(一)成正比例的量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1.写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并计算比值.
(1)
(2)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
(3) 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
(4) 360比5可以吗?为什么?
2.思考
(1)18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多少?4小时对应的路程又是多少?
(2)在这一组题中上边的一列数表示什么?下边一列数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
教师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3)速度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板书:
(4)路程比时间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
(5)在这组题中谁与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如何相关联的?举例说明变化规律.
3.小结:有什么规律?
三年级数学试题例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B卷(word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集合版)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试题(北师大版)
小学三年级尖子班数学试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验收题
小学三年级口算题:一位数乘整十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验收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简单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 期终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在线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验收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第五--第八单元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及各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经典例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试题
三年级数学试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北师大版名校三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综合评估卷
万以内的加减法、四边形单元测试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之期中考试卷(在线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汇总》
小学三年级口算题:三位数的加减法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试题
三年级口算题:整百数减三位数的减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乘法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认识简单的分数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期中复习试卷(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