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这一节教学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这里没有重复教学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而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教材通过一个例题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启发学生想,只要在原来的统计表中再增加一栏,算出题中所需的百分数,依次填上就可以了.同时,在每一个统计表的后面,教材还通过填空让学生看表回答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数据分析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合计和总计是小学阶段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中常用的两个数学术语,这两个术语常常在同一张表中同时出现,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容易混淆.总计与合计是根据表的性质和需要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单式的统计表只有合计.在复式的统计表中,一般既含有合计,又要有总计.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总计是反映各类事物的总数量.
教法建议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可以采用迁移法进行教学.通过1、复习旧知: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据表示什么和计算方法.2、质疑引新:现在的表格能反映出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吗?应该怎么办?3、小组讨论:只要在表格的右侧增加一栏,把有关百分数的数据填入表中即可.4、对比深化: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5、分析表格: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五个步骤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找规律》说课稿(1)
认识角说课稿
《统计》说课设计(4)
生活·数学·创新——《统计的初步知识》
“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说课设计
购房中的百分数--------“百分数的应用”实践活动设计
《统计》说课设计(1)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3)
《认识时间》说课稿(2)
《摆一摆 想一想》说课稿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2)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
“用数学”说课稿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1)
《小小商店》说课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探讨
《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4)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及评析
《确定位置》说课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
《认识时间》说课稿(3)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1)
《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的设计和评析
《认识时间》说课稿(1)
《解决问题》说课稿(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评析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及点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