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课题:约 分
教学内容:课本第99-100页的例1和例2,完成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约分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指出下面哪组数是互质数。
(1)3和7 (2)4和6 (3)3和6
2.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1)3和6 (2)3和5 (3)3和6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20 =( )10 1518 =5( ) 2127 = ( )9
提问:你们这样填的依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我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一些分数化简。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在观察阴影部分的大小,再用课件演示,从而得出结论:1218 = 69 = 23 。
(2)再分组观察,1218 到69 是如何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那么2跟分子、分母是什么关系?公约数。
(3)69 还能再化简吗?(启发学生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分子、分母。)69 = 6393 =23
(4)那23 还能再化简吗?为什么?
23 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不能再化简了,象23 这种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象例1这样,把1218 化简的过程就是约分。
什么是约分呢?看书, 提出关键词。
(6)将1218 化成69 是不是约分呢?是。69 化成23 呢?也是约分。
师:通常情况下,约分要约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为止。
(7)练习。练一练第1题,判断最简分数。
2.教学例2,把1842 约分。
(1)教学逐次约分的方法。(教师边讲边写)
(先用公约数2去除18和42,2除18得9,用将原来的分子划去,再将9写在18上面;2除42得21,用划去42,将21写在42上面,再用公约数3去除9和21,方法同上,得到37 ,37 的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因而37 是最简分数。)
(2)谁能总结一下约分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3)约分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去除分子、分母。
(4)1842 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是几?6。
1842 = 37
(5)巩固练习。练一练第2题。强调格式。
(6)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
(7)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1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题4.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试卷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复习检测2
七年级数学下册自主学习达标检测6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1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题1.
七年级数学系上册期初练习1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题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练习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6月份月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复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培优训练题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数学实数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整式及其加减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