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继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②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从个位加起的计算方法。
2、情感、能力目标: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难点: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设计思路:
教师通过小兔拔萝卜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向计算加法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拔珠子,摆小棒,口算不同的算法得出计算结果)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老师再告诉同学们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用列竖式计算,教师通过板演,介绍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吊板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算式,请小组评一评。最后出示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个萝卜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上台板演,评一评,再做P29的练一练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算式。
2、谈话导入:
师:今天,小黑兔和小白兔一起在山坡上拔萝卜,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小兔拔萝卜挂图)。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理解图意。
2、学生表演,提出问题。
两个同学分别戴上小黑兔和小白兔的头饰并说出我拔了36个萝卜和我拔了23个萝卜两句话。
全班把图意再说一遍: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提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计算加法问题:出示: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齐读: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一生上台列算式:板书 36+23=
3、讨论、交流、探索算法。
①小组交流(交代交流内容,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各组代表上台演示)
生1:我是用计数器来计算的。(生用计数器拔珠计算)
生2:我是用摆小棒计算的。(生摆小棒计算)
生3:我是用口算的。(生口算)
③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这些不同的算法的计算结果都一样,都算得很好。今天,老师告诉同学们另一种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4、教师板演,介绍竖式。
①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 3 6
的前面,横线代表等号写在第二个加数和加号 + 2 3
的下面。②计算方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5 9
从个位加起。
5、巩固练习:
① 计算:5 6 7 5
+ 2 3 2 4
② 列式计算:
23+45= 5423=
③小评委评一评。
6、出示试一试中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全班齐读: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
① 生独立完成:你觉得哪种计算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② 全班交流(吊板) 3623=13(个)
三、巩固新知:
1、P29练一练。
2、口算或竖式。
2016年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2015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初中二年级)
2016年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2015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2016年初中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2016年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下学期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初中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2016年初二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人教版八下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2016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初二范文
2016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6初二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2016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2016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参考范文
2016年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参考
2016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2015-2016年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
2016年初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