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③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④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
②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③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④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九年级数学研讨会反思与总结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初三数学教学及中考总复习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教后反思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人教版):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后反思三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3单元复习重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一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的判定》教学反思
高一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6学年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反思
分类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年小升初数学单位换算专项训练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步练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复习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知识点:第2节相似三角形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后反思二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模拟题练习(精练)
第26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看图计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