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那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学生每人一张练习题,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整理知识
1、同学们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这里有三种圣诞礼物,请你挑选最喜欢的两种,一共需要多少钱?
板书:小熊 27元 小汽车 35元 圣诞帽 15元
学生汇报。全班列竖式计算结果。
你们刚才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4)、也可以从十位算起。
2、谁还能提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
同桌合作。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列竖式计算。
解决比多少的应用题都用什么方法计算?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3、今天我们复习了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二、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有没有同学三种礼物都想买的呢?那怎样列式呢?用竖式计算。
2、如果你只有50元,想买小汽车和圣诞帽,够不够钱付呢?
3、50元还可以买哪两种礼物?
三、练习测评
1、数学诊所
82 39 95
-17 +48 -16
( ) ( ) ( )
79 77 19
2、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 和 : 29 和:
36 差 : 54 差: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8 89 71 55 19
+16 - 56 - 8+ 9+58
29+35+9= 61-30+15= 53-9-37=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1.2两个集合的基本关系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2.2函数的表示法(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ppt(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的概念(2)课件(人教版高一上)
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014年秋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
1.3.1函数的单调性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2.3.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的应用(第二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集合(1)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3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试题
对数的运算法则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1.2函数及其表示习题课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四)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