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国标版第三册P32-33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引入,初步探索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
今天徐老师带了一些漂亮图片,想发给这4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呢?
教师分图片后问:你们每人拿到了几张图片?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
刚刚老师是怎样平均分的?你看清楚了吗?多请几人说。
二、 探索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猴爸爸也想请大家帮个忙!(课件出示)他想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交流)
用8个圆片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分完以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 (板书: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个。)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语言完整表达。
总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三、 试一试
1、出示课件第一题,这题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平均分?(交流) 和同桌说一说。
动手分一分吧,说说分的方法,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多请几人说)
2、出示第二题,这次要求是什么?你会分吗?
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完整地说一说分的结果,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
3、出示第三题,题目要求又变了,你会分吗?独立完成。 校对。
4、想想,还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汇报。
原来同样的12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根数也就随着变化了。
四、 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题:题目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分呢?我们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课件演示。你能照样子分一分,并填空吗?
独立完成,校对。
看看猴王是怎样分的呢?看课件。
出示第二题,猴妈妈摘了很多白菜,也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呢!你能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平均分的过程并填空吗?
独立完成,(拿小朋友的书)校对。
2、出示第二题。我们来表演一下吧!
每四人一小组有6个胡萝卜,请三人扮演小兔,小组长把6根胡萝卜平均分给三只小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你能完成填空吗?校对!
3、小松鼠们在做什么呢?(课件)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完成,校对!你是怎样分的?(课件)
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呢?你还知道了什么?我们平时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平均分呢?
六、 开放、游戏
1、(课件出示第4题)
你能想出几种分法呢?动手分一分吧!并把你们的研究成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教师巡视。校对。
2、小游戏
想不想玩个小游戏呢?需要用到今天的知识哦!
介绍游戏规则。同桌开始比赛!
生活中如何让孩子学数学
数学笑话数学很不错
数学智力题《消失的颜色》
中国画也画得好数学故事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数学家格林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一)
数学家华罗庚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3)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的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四)
数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数学笑话精神病人算数学
小活动让学生走进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一)
五六年级易丢分数学题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二)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2)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
数学故事视觉的迷惑
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测试题
二元一次方程教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五)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