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学生是数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承认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并不等于要实现放任自流的课堂教学、只有经历精心组织的数学活动,并辅之以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交流,是知识建构、目标达成的关键。
[案例]《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课堂实录
根据教科书的春游图,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学生猜想,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反馈:
生1:76-10=6666-9=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
生2:他是先减去10,再减去9。
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的有吗?
生3:76-9=67 67-10=57,所以76-19=57
师: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序不同。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4:76-20=56 56+1=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了?能解释吗?
生5:(解释)
生6:明明是减法,为何要加1?
生7:刚才春游是花了19元,减去20元是多减了1元,所以减20元以后还要还他1元。
师:说得真有理!还有小朋友说说与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8:76-16=60 60-3=57。所以76-19=57
师:为何19=16+3,而不是19=18+1等呢?
生8:我看被减数是76,76-16方便。
师:你真会动脑筋!
生9:我的方法与他的差不多,是79-19=60,60-3=57
师:你真行,已经发现自己的方法与是一类的。
生9:80-20=60 60-4=56 56+1=57。所以76-19=57
师:答案对的,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10:比较难,不方便。
生11:一会儿加,一会儿减,易错!
师:这个方法大家发现不太方便,那么就放在旁边(师将此方法板书在黑板不显眼的地方)。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反思]这节口算教学片断,教师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引导相互间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了比较归类,便于建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种口算方法的目标得以落实。
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仔细分析,可以看到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对同伴交流的方法提出疑问,进行补充或集体评价,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达到相互的理解。比如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不能解释一下?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方法类似的情况,如:19拆成10和9,先减10再减9,还是先减9再减10。老师用与方法相似的有没有?,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辨析出它们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在比较中深化理解,真正达到成果共享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再如,对于不同的方法,虽然它们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教师能用他的方法方便吗引导分析比较,并将不合理、不简便的方法板书在黑板旁边不显眼处,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还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方法与谁的相似,与谁的有较大不同,并说出相似在哪里,不同在什么地方。通过不断的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和碰撞,也使学生提高了自我认识水平。
初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练习
2016年春季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分类专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计划浙教版
2016小升初数学计算类型试题精选
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长方体正方体
三年级数学下册趣味竞答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随堂检测题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毫米和千米练习题精选
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强化练习
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练习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数与代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能力试卷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训
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经济问题的公式归纳
浙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估算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专项题
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6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克、千克与计算
小升初数学复习要点不定方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下学期
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测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2016学年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2016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检测题10000以内数的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