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 第116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新的数列即等差数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轻松,请同学们互相猜谜语。
师:大家情绪这么活跃,能不能课堂上也这样。我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这节课就让同学们玩一玩,猜一猜,好不好?
正式上课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数学王国的小朋友,猜,他是谁?(课件出示 明明)明明觉的大家很聪明,想和大家来猜谜,你们愿意吗?(愿意)
明明带来了一堆小旗子,第一组他贴出了一面。(课件出示)第二组他会贴出几面小旗子呢?你能猜出来吗?
二、初步探索
1、小组讨论,猜测明明第2组会贴出几面小旗子。
2 、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第二组摆出2面小旗子
(2)第二组摆出3面小旗子
(3)第二组摆出10面小旗子
……
3 、 揭示谜底
师: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样想的吧。(课件出示)
是几面小旗子?(2面)
谁猜中了举一下手。其他同学虽然你们和明明的想法不一样,但是都很好,很有想法。
仔细看图,你还能发现什么?(第2组比第1组多出1面旗子。)
大家愿不愿意继续来猜猜明明是怎样想的?我们来听听明明是怎样说的吧。课件出示。(画外音:我想让小旗子有规律的摆放)
三、深入探讨
1、师明确要求:老师来提一个要求,请同学这次继续想出下面3组小旗子的摆放,如果同学们想和明明想的一样的几率大一些,可以多想几种情况。先自己利用小旗子代替学具摆一摆。
2、4人小组,讨论交流,并把想法画在纸上(播放音乐)。
3、汇报:(明确先说一说,每组摆了多少个小旗子,再说一说有什么摆放规律)
第一种 1 2 3 4 5 (课堂上生是指着所画小旗子来说的)
规律:每次都比上一次多一面。
师在纸上画出来,每组都比上一组多出一面。问:大家看明白了吗?是有规律的吗?谁和他们组想法一样?
第二种 1 2 1 2 1
生说出每组小旗的摆放数量,让大家共同找出其中的规律。
师:谁和他们组想法一样请举手。
第三种 1 2 4 7 11
生说完之后,师:这么多的小旗子,大家能数的过来吗,你有更好的方法表示吗?
生在黑板用数字上记录,横着记录。
1 2 4 7 11
+1 +2 +3 +4
师引导生继续发现 1 2 3 4 都相差1。
明确再继续汇报时,一人指着图说,一人在黑板上写。
第四种 1 2 5 10 17 (板书)
第五种 1 2 4 8 16 (板书)
4、汇报后,揭示谜底
师: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样想的吧.
课件出示,先出示第3组,再出示4,5组。
请一个学生说一说明明是按着怎样的规律去想的。
师:谁和明明的想法一样,举一下手,你们真棒。如果明明能像大家一样再添上黑板上的表示方法,我想大家能看的更清楚,对吗?
5、明确课题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又多又好。
真善于动脑筋!这节课我们探索的就是事物中存在的一些简单的数量规律。板书:找规律
6 、基本练习
(1) 师:刚才有的同学猜的小旗的摆放是这样的
出示1 10 100 1000
最后一组,应是多少?(生齐答10000)
师:为什么?
提示:数量上是怎样有规律的变化的?几个1变成了10,几个10变成100……
指明答后,师总结:也就是说,每次增加10倍,就变成了下一个数。
(2) 师:老师也摆出了几组小旗,课件出示
2 4 8 14 22 44 58
师:你能不摆出图片,就猜出老师空中所要摆的数字是几吗?规律是什么,想好后,可以像黑板上的样子,写出来。
指明订正,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发现。(即增加数字都相差5)
四、巩固练习
师:明明从同学们的讨论中也得到了许多知识,现在他想带同学们到森林中走一走,坐一坐运动,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要去森林王国必须要闯过三关,你们能闯过去吗?(能)
第一关 2 7 17 32 52
第二关 100 90 70 40
第三关 1 3 9
每一关都让学生说一说答案,以及找出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三关都闯过了,我们就一起随着明明到达森林里去吧。
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一段大森林里的动画美景。)
师:大森林里这样美,明明做起了运动。你知道他是怎样运动的吗?
出示练习十二第四、五题,学生完成。
五、拓展练习
师:聪聪看大家玩的这样高兴,也来了。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拼摆游戏。
课件出示,练习十二思考题。
第四组该是几个圆片,是多少,应该怎样放呢?愿不愿意和聪聪一起想一想,分成4人小组,利用学具代替圆片,摆一摆想一想。
六、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推理。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规律,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不断的来发现它,创造它,丰富它,好不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2.1.1《函数》(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11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5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课件 跟踪检测(6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11《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5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1.1-2.1.2(10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函数及其表示》课件 跟踪检测(6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4《函数的应用》(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6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 跟踪检测(4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1.2.1-1.2.2(6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集合》课件 跟踪检测(10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2.1.3《函数的单调性》(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5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概念》(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7份)
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配套资料(精要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 检测 几何画板)3.2.1-3.2.3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1.1.3(4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5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概念》(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7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2.2《对数函数》(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8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2.1.2《函数的表示方法》(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9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1.1.1-1.1.2(6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2《对数函数》课件 跟踪检测(8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2.3《函数的应用》(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7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3.2.1-3.2.2(7份)
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配套备课资料精要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 检测2.3-2.4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2.1(6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的表示方法》(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7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1《指数函数》课件 跟踪检测(8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21《对数及其运算》(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11份)
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配套备课资料精要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 检测2.2.1-2.2.3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3(3份)
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配套资料(精要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 检测 几何画板)3.3-3.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