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8
收藏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面对着升学考试有一定的压力。天天都是一堆的试卷进行不断的测试,但是有些同学很努力却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就是没有掌握一个考试的技巧。以下是小升初数学学习方法:
一、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
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问
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定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理科。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最佳途径。
四、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五、有选择地做课外练习
课外练习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一个巩固,加深影响,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教后反思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人教版):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
九年级数学研讨会反思与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步练习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分类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后反思二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看图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后反思三
第26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后训练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步练习
初三数学教学及中考总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模拟题练习(精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复习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评价方案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3单元复习重点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26章知识点:第1节反比例函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