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1、注意化归转化思想学习。
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决未知知识。数学学习过程都是用旧知识引出和解决新问题,当新的知识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决更新知识。初中知识是基础,如果能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解答,你就有了化归转化思想了。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更新旧知识。
2、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行数学技能地训练,使高中学生学习所得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如初中学习的相反数概念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以下理解:①从定义角度求3、-5的相反数,相反数是 的数是_____.②从数轴角度理解:什么样的两点表示数是互为相反数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③从绝对值角度理解:绝对值_______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④相加为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这些不同角度的教学会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望同学们把握好课堂这个学习的主战场。
学高中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 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可: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同学们在高中有优美的学习环境,有一群乐于事业的热心教师,全体教师经验丰富,他们甘愿为你们做铺路石直至你们走进高等学校大门。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一定会使你们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
2012人教版九上《随机事件》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2 中心对称》(第1课时)导学案
2012人教版九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word教案1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1 圆的有关性质》重点复习
2012人教版九上23.2《中心对称》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教案2
2012人教版九上24.4《弧长和扇形面积》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4课时)导学案
2012人教版九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word教案2
2012人教版九上《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2 中心对称》(第2课时)导学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3 正多边形和圆》学案(2)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共2课时)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导学案
2012人教版九上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word教案
2012人教版九上25.4《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word教案
2012人教版九上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教案
2012人教版九上21.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学案
2012人教版九上21.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一课时)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3 正多边形和圆》教学设计
2012人教版九上24.1《圆》word教案
2012人教版九上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word全章学案
2012人教版九上21.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二课时)word教案
2012人教版九上22.1《一元二次方程》word教案
2012人教版九上21.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课时)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3 正多边形和圆》学案(1)
2012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