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传闻说高中的英语学习与初中差别很大,这是真的吗?面对家长们的疑问,吕老师肯定了这一说法。
《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方面只需达到五级要求,而高中英语教学则要求达到八级。吕老师曾经做过中考阅卷老师,他告诉大家,中考一篇13分左右的优秀作文放到高考中,那显然是要不及格的。
当然除了难度的增加,在吕老师眼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初高中教与学的一大差异。
吕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杭州实施初、高中分离多年,很多高中老师并没有教过初中,因此对初中的教材体系和教学要求并不熟悉,他们有的甚至会在高一一开始便实行全英文授课,这对于习惯了初中英语老师中英文穿插方式讲课的学生们来说,是一项挑战。
而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初中的时候,部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对课文逐句解释、教读生词,而到了高中,碰到一篇阅读理解,其中个别句子不理解,题目就无法做下去。
注重语音基础,学会用自然拼读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高一新生对音标不甚了解。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发音不标准,相互间用英语交流,双方都无法了解对方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注重语音基础,熟悉音标。
此外,熟悉音标还有利于单词的拼写记忆。比如单词comprehension(理解),很多学生在记的时候都是将它拆分成13个字母分别记,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同学们不是将单词中几个字母的顺序颠倒,就是拼到一半拼不下去。如果熟悉音标,完全可以按音标读音来记:com-pre-hen-sion,这就是自然拼读法。记住了这种方法,记单词就省力多了。
注重词汇的积累,掌握构词法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6000个词汇。很多同学看到这个数字,都不免备感忧虑。
对此,吕老师有好办法构词法。构词法有很多种,吕老师专门介绍了其中一种派生法,就是在词根前面加前缀或在词根后面加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
比如在某些单词前面加一些如dis-, mis-, im-, in-, ir-等的词缀,就会构成与该词意义相反的新词。appear出现disappear消失,correct正确的incorrect不正确的,lead带领mislead误导
这种方法记单词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可以让词汇量储量以几何倍数增加。
认真听课,重视阅读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高中的课堂上,老师不会像初中老师那样对课文逐句解释、教读生词以及进行过多的语法解析,而是更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吕老师说,他在教学生阅读的时候通常会问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么?每一段的主题句是什么?文章一共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某个单词在这个语境中是什么意思而老师问的这几个问题都是引导同学们去理解文章的切入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阅读,如果这些问题能解答了,说明同学们这篇文章就看懂了。
另一方面,同学们也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举手发言,因为这不仅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吃透这篇文章,更是对自己口语能力的锻炼。
勤预习复习,整理错题,养成好习惯
吕老师认为,英语是一种输入性语言,要求学习者达到一种习得性的效果,形成语言能力,这就需要内力的推动。所以要学好英语必须做好自主预习和复习。
在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观察曲线轨迹,我们会发现对于新学的知识,有90%会在一两天内遗忘,只有10%的会被最终记住。所以想要将新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上完课后第一时间进行复习很重要。
此外,整理错题集也是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平时将常做错的题目集中记录于小本子中,这样考试复习就可更有针对性。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无答案)
第7.2-7.3的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综合素质测试
二元一次方程组模拟
七上期中考
晶桥中学初一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检测题期中试卷B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期末复习卷(无答案)[下学期]
整式的乘除(5.1-1.5)
初一数学第一次阶段性练习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卷(环保卷)
第一讲有理数的巧算
图形与变换复习题(无答案)
七年级数学期中质量评估试卷
无锡市滨湖区春季期中试卷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
第二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分析初一数学试题卷
初一下数学第八周周清试卷
三角形基础测试题
第一学期初一月考数学试题卷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
中旱中学期中考试试卷
宜兴市升溪中学七年级数学期中复习卷五(无答案)
中考复习试卷
第九章多边形随堂测验
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统测试卷
三角形的全等及其应用竞赛辅导与测试卷
整式的恒等变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