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比初中数学强,不少同学,特别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如果还是使用原来的学习方式,不懂得更新学习方法,很可能会不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从而很难掌握高中的数学知识,于是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想法。学好高一数学的确不是易事,高考频道建议新高一生从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抓起,循序渐进,融会贯通。下面先来学习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基本用法。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补充)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框图教案1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复数的几何意义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定义2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向量1
高一数学平面教案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高一数学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高一数学交集与并集3
高一数学交集与并集1
高一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立体几何初步
高一数学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方法选讲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高一数学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
基本初等函数3
秦九韶算法1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破解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例题
基本初等函数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
高一数学基本算法语句复习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4
高一数学交集与并集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