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函数与圆
1、若二次函数,当x取x1,x2(x1,x2)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x1+x2)时,函数值为()
A.a+cB.a-cC.-cD.c
2、已知二次函数(a0)且a<0,a-b+c>0,则一定有()
A.b2-4ac>0B.b2-4ac=0
C.b2-4ac<0D.b2-4ac0
3、当b<0时,一次函数y=ax+b和二次函数y=ax2+bx+c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图1-2-9中的()
4、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二次函数y=2kx2-x+k2的图象大致为图1-2-3中的()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1-2-4所示,下列结论中①abc>0;②b=2a;③a+b+c0;④a+b+c>0正确的个数是()
A.4B.3C.2D.l
6、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1-2-5,则点(b,ca)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阅读材料:当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含有字母系数时,随着系数中的字母取值的不同,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由抛物线①,有y=②,所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2m-1),即③当m的值变化时,x、y的值随之变化,因而y值也随x值的变化而变化,将③代人④,得y=2x-1l⑤.可见,不论m取任何实数,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y和横坐标x都满足关系式y=2x-1,回答问题:(1)在上述过程中,由①到②所用的数学方法是________,其中运用了_________公式,由③④得到⑤所用的数学方法是______;(2)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方法,确定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x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
8、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1-2-4所示,给出下列关于系数a、b、c的不等式:①a<0,②b<0,③c>0,④2a+b<0,⑤a+b+c>0.其中正确的不等式的序号为___________
9、若抛物线过点(1,0)且其解析式中二次项系数为1,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个)
10、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x1,0)且1<x1<2,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连点(0,2)的下方,下列结论:①a<b<0;②2a+c>0;③4a+c0,④2a-b+l>0.其中的有正确的结论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
11、如图l-2-46,已知两点A(-1,0),B(4,0)在x轴上,以AB为直径的半圆P交y轴于点C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AC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D,连结AD并延长AD交半圆P于点E,相等吗?
(3)设点M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OM=12AE,是否存在过点M的直线,使该直线与(1)中所得的抛物线的两个交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 出这条直线对应函数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如图,已知A、B、C、D是⊙O上的四个点,AB=BC,BD交AC于点E,连接CD、AD.
(1)求证:DB平分ADC;
(2)若BE=3,ED=6,求AB的长.
13、【湖北武汉】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10,AB=12。以B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交AC于点G,DFAC,垂足为F,交CB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
(2)求sinE的值。
14、如图,BC是⊙O的直径,点A在圆上,且AB=AC=4.P为AB上一点,过P作PEAB分别交BC、OA于E、F
(1)设AP=1,求△OEF的面积.
(2)设AP=a(0<a<2),△APF、△OEF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
①若S1=S2,求a的值;
②若S=S1+S2,是否存在一个实数a,使S<?若存在,求出一个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5、【浙江丽水】如图,⊙O的直径=6cm,是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作⊙O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
(1)若30,求PC的长;
(2)若点在的延长线上运动,的平分线交于点,你认为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的值.
16、【山东日照】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与AB边交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于点E.
(1)求证:点E是边BC的中点;
(2)若EC=3,BD=,求⊙O的直径AC的长度;
(3)若以点O,D,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7、【湖北孝感】如图,已知⊙O的弦CD垂直于直径AB,点E在CD上,且EC=EB.
(1)求证:△CEB∽△CBD;
(2)若CE=3,CB=5,求DE的长.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地砖的周长》教学反思
《天平游戏》教学反思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研讨会感悟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教学反思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认识平面图形》课后反思
《起跑线》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约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游戏规则公平性》教学反思
《平均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