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课本P94、95。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量)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调查表、统计图、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分配 | |||||
一、兴趣导入 | 1、小朋友: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嘴馋的猴子。你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桃子、香蕉、饼干)今天猴子吃的就是饼干。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猴子吃的饼干是什么形状?(媒体出现猴子吃饼干)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记住每种饼干的数量?学生讨论办法并进行汇报。 3、用你喜欢的、简单的方法记下来。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 5 | |||||
二、探索新知 | 1、收集整理数据 (1)媒体出现给猴子吃饼干的画面,画面中配声音,学生根据情况进行统计完成统计表
| 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的方法,1格代表2个单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 20 | |||||
三、巩固深化,应用活动 | (1)、创设情境:小朋友你想不想自己做一份调查? (2)、完成P97(2) 天气情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的气象标记。)这几种气象标记谁认得? (3)、这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出示97页第二题统计图:你们能帮助老师把这份结果用统计表表示吗? (4)、学生活动。 (5)、展示统计表,并说说是怎么涂的?为什么涂半格? (6)、分析统计表:从这份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 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巩固对统计知识的认知。 | 10 | |||||
四、课堂总结 | 今天你学得愉快吗?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你表现得怎样? | 5 | ||||||
五、作业 | 课本95页做一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