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

2016-08-31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教学除法的认识,内容包括认识平均分和认识除法的含义。

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30-3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识平均分。

第二段,第36-3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识除法。

第三段,第39-41页的练习四。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突出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每份分得同样多。

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个部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每份或多或少,一是每份同样多。对于后者,不管怎样分,只要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平均分是除法的物化形式,让学生能认识到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教材在编排中,先让学生分6个桃,通过分和比较,知道什么是平均分。接着让学生试着把8个桃平均分,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分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分法可以不同,只要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在分一分的第四个例题里,要求学生把12枝铅笔平均分。学生之间分的过程、分的结果不尽相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让学生再次操作,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认识平均分。

2.充分操作,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感性经验。

除法的含义是表示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如果在认识除法前学生能明确什么是平均分,不仅对理解除法有益,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抽象算式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教材在学生认识除法之前先安排4道例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经历:①知道平均分,初步接触平均分的分法;②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③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④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知道怎样平均分;从而获得平均分的直接感受和体会,也为认识除法积累了感性经验。

3.认识除法,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活动。

因为反映平均分本质特征的数学方法是除法,所以认识除法要结合平均分的活动。

教材第36、37页的例题教学都分成三步:①设计具体场景提出问题;②让学生经历平均分活动或思考过程;③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这一抽象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初步认识除法。

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练习里,也安排了生活场景和现实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然后写出算式,从而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并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

另外,教材在安排认识平均分和认识除法时,都是先安排每几个一份地分,再安排按分成几份平均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编排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一部分的教学都分成两种情况,而是为了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把握住平均分及除法意义的内涵。

4.题组联排,在比较中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练习四中采用题组的形式编排,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联排,便于在比较不同分法的基础上突出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二是为了进一步沟通平均分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通过平均分作为除法的物化形式,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三是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把握,教材在第40-41页的第7、8、9题中安排了相应的乘法内容,通过乘、除法的对比,促进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的进一步认识。第10题的设计则将乘、除法知识的整合与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用于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的掌握程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