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非常至关重要的。知识的获得我们可以依靠学习,可以在瞬间获得。但习惯的形成,却无法做到。习惯需要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培养。每位教育者都知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而使他们终生受益。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教师想要做好教育,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对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下面我将来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1、特定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家庭条件好,家长重视的学生基本上都选城内学校就读。农村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农民的孩子,这些农民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的长年在城市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大多数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由于隔代亲情往往产生溺爱,疏于管理,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甚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相对较差。
2、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差。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多数是忙于农活,只关心孩子的吃穿,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多数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无能力辅导孩子,更是缺少教育孩子的能力;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和社会文化的转型的原因,引起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多数家长缺乏与学校教师教育的合作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形成合力,直接导致学生接受双重教育,甚至产生教育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