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四-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八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四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八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四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四

2016-03-24

【摘要】多做练习题和试卷,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在数学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四,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四

1.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a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2.已知:一组数据 , , , ,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 ,那么另一组数据 , , , -2,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 B.2,1 C.4, D.4,3

3.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D.若DBC=15,则BOD=

A.130 B.140 C.150 D.160

4.如图,M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上任意一点,若△CMB的面积为S,△CDM的面积为S1,△ABM的面积为S2.则下列S,S1,S2的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

A.SS1+S2 B.S=-S1+S2 C.S

5.如图,已知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若AB=8,BC=6,CD=2, B的平分线交EF于G,则FG的长是( )

A,1 B、1.5 C、2 D、2.5

6.如图,把菱形ABCD沿对角线AC的方向移到菱形ABCD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菱形ABCD的面积的 ,若AC= , 则菱形移动的距离AA是( )

A. B. C.1 D. -1

7.如图所示,把矩形纸片ABCD对折,设折痕为MN,再把B点叠在折痕线上, 得到Rt△ABE,沿着EB线折叠所得到的△EAF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8.如图,在直角梯形 中, ,点 是边 的中点,若 ,则梯形 的面积为( )

A. B. C. D.25

9.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结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0.在如图的网格中,以格点A、B、C、D、E、F中的4个点为顶点为,你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如果 ,则A=______,B=______。

12.边长为8,15,17的△ABC内有一点P到三边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为

13.设 、 满足 0,且 ,则 的值是______

14.已知,如图所示, 的周长为 ,斜边 的长为 ,则 的面积为_____.

15.如图所示,将两条等宽的纸条重叠在一起,则四边形 是 ,若 , ,则 。

1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BC,AD∥BC,EF为中位线,若AB=2b,EF=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

17.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B=30,C=60,AD=4,AB= ,则下底BC的长为_______.

18.如图,如果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S1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S2,S3,,Sn(n 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 方形的面积S8= ________.

19.化简,求值:其中 ,

20.已知实数 、 满足 ,求 的值。

2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0 +6 ,AB的长是5 ,AEDC于E,AFCB,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AE的长为3,求:B的度数和AF的长.

22.如图,已知Rt△ABC中,AB=AC,在Rt△ADE中,AD=DE,连结EC,取EC中点M,连结DM和BM,若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AB上且与点B不重合。求证:BM=DM且BMDM。

23.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D=BC, BD平分 过点D作 ,过点C作 ,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求证: 为等边三角形.

24.已知:CD为 的斜边上的高,且 , , , ,(如图)求证: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C与原点O重合,点B在 轴的正半轴上,点A在反比例函数 ( 0)的图象上,点D的坐标为(4,3).(1)求 的值;(2)若将菱形ABCD向右平移,使点D落在反比例函数 ( 0)的图象上,求菱形平移的距离.

26.已知反比例函数 和一次函数 ,其中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点 , ,这两函数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1)求点 坐标;

(2)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P是 第三象限上一动点,直线 : 与y轴交于M点,过P作PN// 轴交直线 于N.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OPN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7.如图,正方形AOBC的边长为4,反比例函数 经过正方形AOBC的重心D点,E为AB边上任一点,F为OB延长线上一点,AE=BF,EF交AB于点G.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CG与EF之间的数量和位置关系;

28.在矩形ABCD中,AB=16㎝,AD=6㎝,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的速度向B点移动,一直达到B点为止,点Q以每秒2㎝的速度向D点移动.当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P、Q两点出发1.6秒时,求线段PQ的长度;

(2)P、Q两点出发几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6㎝2?

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米/秒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移动,设P、Q两点移动t秒(0

(1)求面积S与时间t的关系式;

(2)在P、Q两点移动的过程中,四边形ABQP与△CPQ的面积能否相等?若能,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