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末位有0的除法-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末位有0的除法

2015-12-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位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进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不够商1写0。

教学难点:商的个位上为什么写0。

教学对策:给出具体情景,观察画面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联系生活,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形象的支撑。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96 8 = 84 3 = 74 2 = 62 2 =

二 、新授。

1、教学例题。

(1) 出示例题:有6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 列式计算:62 3 = ( ) ( )

(3) 出示实物图,讨论算理。

想::6筒羽毛球每个班只能分到2筒,是20个,还剩2个,不能再分了。

(4) 用竖式计算:

2 0

3) 6 2 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6 0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2?

(5) 验算: 20 3 = 60 60 + 2 = 62

(6) 小结: 个位上商不够1,必须写0。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83 4 = 63 6 = 92 3 = 61 2 =

2、改错::p 10 第3题。

3、p 10 第5题。

四、课堂作业。

p 10 第4、6题。

板书设计:

62 3 = ( ) ( )

2 0

3 )6 2

6

2

商末位有0的除法

课前思考:

本课教学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在计算此类题目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错,加上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时,不够商1要商0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教材上单独的一道例题处理时要细腻。

在教学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商的个位上不写0,就容易使人误解计算的结果。还要提醒学生通过验算进一步确认上述算法。

课后反思1:

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尝试,自主发现在列623 竖式时,出现了与已学知识不同的疑问,于是师生共同探索,找到了末位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初步理解算理,但要加强与前两天学习的知识的比较。在巩固练习中按照想想做做题目的设计意图,用恰当的方式组织练习,并巧妙地提问、点拨,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今天的知识与前两天的知识仍有混淆之处,教师需要多引导,帮助他们理解除法中各类竖式的算理。

课后反思2: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出示了教材提供的情景图,部分学生就在下面说这张图跟上节课的那张是一样的,过后又有学生发现说不一样,借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学生自主认识并发现其中的不同点,并根据图阐述分配过程,再要求学生列式解答,经过巡视发现大多学生都能解出答案,但问到怎么想时,好多同学都没明白算理,就此引导学生理解商末尾为什么要写0。经过相关的练习使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商的末尾要商0。

但这部分内容仍有学生和前两节内容的计算有混淆,所以还需要相关练习及教师的辅导。

课后反思3:

根据分羽毛球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交流分法,在分的过程中,就建立了与竖式的关系,并将商1不够,就商0这一重点语句的引出,将它置于这一情景中,让学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维,体会到一个也没分到,就是0个,即渗透了这一位上应该商0,并结合刚才的分法进行讲解,学生很清晰,这时总结了商1不够,就商0。这样,学生在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学习新知,掌握很扎实,从改错题中可以看出,学生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寻找别人出错的地方,而且思路很清晰,哪怕是几种类型的除法放在一起,他们也能很快地辨别。但是在练习中出现了几种题型,有混淆,经辅导后有进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