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通项的计算-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列通项的计算
首页>学习园地>知识点总结>数列通项的计算

数列通项的计算

2012-12-25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课重要内容之一,它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等差数列是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数列的表示方法(通项公式法和递推公式法)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推到思想,并能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熟练运用。

  B、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情感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在数学概念上增强应用意识,在个性品质上培养学习兴趣。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A、 等差数列的概念。

  B、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 教学方法

  针对职高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加上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比较缺乏,所以在授课时注重学生的学情,以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故采用启发式、合作探究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楚。

  三、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新课讲解---反馈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提问

  通过复习上内容为本节课等差数列的学习做知识准备

  (二)、引入新课

  通过观察几个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四个数列特征,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三)、新课讲解

  观察(利用多媒体)看看以上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指出做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给我们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1、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它的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强调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公差一定是后项减前项所得,差是同一个常数;

  教师讲解例1强调等差数列的定义。

  例题:(1):2, 4, 6 , 8, 10 , 12…

  (2):-3, -1, 1, 3, 5, 7…

  (3):3, 3, 3, 3, 3,…

  (4):10, 9, 8, 7 , 6, 5…

  通过观察分析进行强调:公差可以使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零。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采用启发加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写出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总结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教师讲解例2和例3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及对通项公式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公式中的a1、d、、n、an这四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四)、反馈练习

  1、(1)求等差数列3, 7,11,…的第4项和第10项。

  (2)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 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3)-20是不是等差数列0, -3,5,-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2、在等差数列中

  (1)已知a4=10,a7=19,求a1与d

  (2) 已知a3=9,a9=3,求a12

  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五)归纳小结

  1、等差数列的概念。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起,它的每一项与它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会知三求一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6.2A组第2,4题

  选做题:6.2B组第1题

  (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 板书设计(教学片断展示)

  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

  以下数列有什么特征?

  (1)5,10,15,20,… 10-5=15-10=20-15=5

  (2)1,3,5,7,9,… 3-1=5-3=7-5=2

  (3)3,6,9,12,… 6-3=9-6=12-9=3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

  注意:1、从数列的第2项起,

  2、每项与前一项的差

  3、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1,1,2,3,4,5,…

  (2)2,4,6,8,12,14,…

  (3)2,4,8,6,…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