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教学原则-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教学原则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教学原则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教学原则

2015-12-09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学生会学知识,问题教学因此应运而生,且逐步形成了“创设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循环往复的教学模式。于是几乎所有教师创设了问题,课堂上充斥着各种问题,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些都无可厚非。关键是教师创设的问题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不求实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笔者认为问题教学需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贴切学生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需要,选取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生动有趣的、喜闻乐见的素材,从而增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产生乐学的态度。

二、主体性原则

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态度亲切自然,具有亲和力,而且要尽量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扩展的空间。教师不能设计许多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发问,变“满堂讲”为“满堂问”,不要形成“教师问得辛苦,学生答得厌倦,表面问题解决,实际效果不佳”的局面。教师更不能设计那种形同废话,表面热闹,实则浪费时间的问题,比如“好不好”“对不对”之类。

教师应适当设计一些含错解误解的问题,鼓励学生“班门弄斧”,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发难,将学生的真实想法展现出来,从而暴露学习中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名符其实的主体。

三、学科性原则

数学课堂是以问题为纽带为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但最终结果不是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学到问题背后隐藏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数学能力。语文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数学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问题的创设一定要具有数学的学科性。现在有些教师在“理科文教”、“德育渗透”等理念的指导下,精心创设的问题却没有多少数学知识含量,也缺乏智力和数学素养的价位,学生被大量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没有将注意力真正集中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上。有些教师甚至把数学课上得象语文课,美术课或者历史课,说教课等等。数学课就要上出数学味来,体现出数学的本源性。

四、开放性原则

新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强调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开放题是达此目的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学生从单一的、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也为数学应用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

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观察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究数学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的过程,包括尝试、操作、想象、归纳、抽象、概括等。学生正是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创造。由此可见,数学问题的创设需要注重它的开放性。

以上四条原则不是孤立的,更不是矛盾的,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在结合教材、考虑实际的基础上,遵循这些原则,创设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具体问题,使课堂变得生动、丰满,使效果切实可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