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我们该如何去奉献给学生-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材,我们该如何去奉献...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教材,我们...

教材,我们该如何去奉献给学生

2015-12-09

学校围着课程公转,教师围着教材自转,学生围着教师旋转,师生围着课堂周转,这个似乎百年不变的“教学法则”,随着新课程的到来,如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历来,都是课程、教材主宰课堂,学生只有按着课表、捧着书本,跟着教师执教棒“舞蹈”的份儿,说白了,就是学生只能一味去适应课程、教材。教师呢,凭借着对教材占有的“先知权”和“解释权”,在课堂上充当讲解员。在这种教育千人一面,教学百技划一,教法十面一出的状况下,学生永远都是被动的。所以,新课程提出:让课程适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一大深刻变革。我们现在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就是从学生成长角度与终身受益两方面全面权衡的,力求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新课程下,一个好的教材,我们教师应如何去奉献给学生呢?

新课程的变革,对教师来说,既是良性成长的机遇,更是脱胎换骨的挑战,甚至会有些“阵痛”。以前有的教师只备教材,只对教材负责,只会解释教材,现在看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想将新的教育理念、好的课程设计、棒的教材内容奉献给学生,自己必须先来一个“洗心革面”,首先在这种转变中得分,取得教学的主动权,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应。

其次,新课程目前也只是在起步阶段,还处于摸索改进之中。当课程、教材出现不适应状况时,我们不能把鞭子抽在教材上,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归咎于教材的不精细与不合理。诚然,教材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但我们必须明白:教材与需求不会是齐头并行的,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二次创作”,即活化教材,补充教材,创新教材,要具有艺高胆大之举!教师对教材的再处理,将是学生最快吸取最新知识的补充渠道。

另外,既然课程、教材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怎样适应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研究适应的方法。想想,所有的学生,用相同的课程、教材,怎么能让学生各得其所?当然,这一定是个漫长但又渐进的过程,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能有所收获的!

在课程改革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是适应的“根”,发展的“源”,所以,每一位都师都要在思考中前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