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必修3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概率-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中二年级必修3数学第...
首页>学习园地>知识点总结>高中二年级...

高中二年级必修3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概率

2015-11-30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二年级必修3数学第三章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概率的定义: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即计算其概率.一方面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概率.另一方面通过对概率的学习让我们更加理智的对待一些买彩票抽奖活动.

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3、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4、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

5、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6、利用频率估算法: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有些时候用计算出A发生的所有频率的平均值作为其概率).

狭义定义法: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考察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

列表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其中一个因素作为行标,另一个因素作为列标.

7、事件的分类

①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当A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A)=1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随机事件:当A是可能发生的事件时,0

②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③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A)=M/N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二年级必修3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