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课例及评析-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
首页>教学经验>名家点评>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课例及评析

2009-12-0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求平均数》

教学准备

1.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后,小组成员分工调查,收集数据。(小组成员的体重,家庭近几个月用电、电话费支出情况,一周气温变化情况、本组同学垒球成绩等)

2.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椭圆形纸片(代替盘子)、小圆环(代替桃子)。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背景,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 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探求方法

1、操作感知

(1)盆花

看到教室里的这些花,你们想到了什么?(摆得不均匀)怎样才能使两边的花一样多呢?(学生到前面来摆。)

[从生活中的实物出发,让学生在观察周围环境中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初步感知“移多补少”的方法,而且渗透了“平均、对称”也是一种美。]

(2)桃子(课件出示三盘桃子:分别放

3、

4、8个桃子)

师:平均每个盘子里能放几个桃子?

学生操作

学生到实物展台上用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两种方法操作,求出结果。

(3)气球:四个小朋友分别手里拿着

2、

4、

7、11个气球

平均每个人手里有几个气球?为什么用24÷4呢?(课件演示先合后分的过程)

[操作由易到难,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入手,在操作中不断地积累对“平均数”的感知,初步感知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不强求学生用一种方法,也不要求一定要去操作,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教师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

2、思考讨论: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3、汇报交流

生l:都是把不相同的数变成相同的数

生2: 老师,我给他补充,应该是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

生3:我们刚才在分盆花、桃子的时候都是把多的分给少的一些。

生4:还可以把它们都合起来,再平均分,也能使不相同的数变成相同的数。

4、小结:

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把几个不相同的数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原来这几个不相同数的什么数呢?对,平均数。

如5就是

3、

4、8的平均数。试着用平均数说一句话。平均数是6表示每个人手里都有6个气球吗?

[在学生充分感知、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概念揭示水到渠成。“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的分析比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5、探求方法

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你能试着概括一下吗?(学生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给方法取名“取多补少”“先合后分”。)

[评析:在学生初步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求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活动,这本身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能力,而且因为有充分的活动基础,所以学生同样想到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两种方法,教师让学生自己命名,也是极好的激励手段。]

<>

二、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1、师:刚才认识了平均数,还学会了求平均数,那平均数在生活中有用吗?(学生列举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随着学生的列举教师展开教学)

2、身高问题

生:体检后求全班同学平均身高需要用到平均数。

根据本班几名同学的身高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师了解5名同学的身高并板书:128厘米(最矮)、145厘米、153厘米(最高)、

132厘米、146厘米。请大家试着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学生尝试估计,教师设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25厘米、154厘米?学生反对,并阐述理由。

师:刘老师从健康老师那得知我们学校三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根据这个数据,你们能知道些什么?你们还能预测出什么来?

生:可以知道全区、全国三年级同学大约的身高也是142厘米左右。

[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对班级同学平均身高的估计、预测,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背景]

3、平均成绩

生:考试后老师要算我们班同学的平均成绩。

(课件出示亮亮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亮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呢?帮他算一算。

[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实际应用

1.应用一。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1)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提出平均数问题并解答(垒球成绩、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2)交流反馈。

生1:我们组求出了我们三个人的平均垒球成绩,是27米。

生2:我们组求出了上周的最高平均气温,把5天的温度加起来再除

以5,平均最高温度是28摄氏度。

[评析: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应用二。

聘请小裁判: 红花给谁戴?

(课件演示,创设情境)在非典放假期间,手工小组的两个组(第一组6人,第二组7人)同学为战斗在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亲手制作了小纸鹤。学校要评选出优胜小组,请同学们当裁判,根据什么进行评选?

学生意见不一,分别是按总数、第二组去掉一个人再求总数、平均数去评选,学生经过讨论争辩后一致同意根据平均数去评选最公平。

计算平均数,评选出优胜小组。

[在讨论评选方法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独特的应用价值]

3.应用三

聘请小校长:解决学校用水问题

课件演示:总务主任把这学期前四个的用水量统计出来了,(已知

三、

四、

五、六月的用水量)要想使这五个月的平均用水量不超过400吨,七月份的用水量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吨?

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

师:要想把七月份的用水量控制在380吨以内,我们得怎么做呢?(节约用水)

[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用水问题既可以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逆向思维能力,又进行了环保教育。]

四、总结、质疑,讨论深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亮亮学了这节课后收获也不少,他说了这样两句话: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质疑讨论,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学习了这节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一位大科学家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过多动脑、多提问,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总评:

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的、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而现行教材内容往往脱离学生实际,且呈现过于形式化。如本节课教材编排从新授到练习都是应用题形式,显得枯燥、重复,而且与第一课时简单的统计联系非常少。针对这一现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呈现现实的并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如对本班同学身高的估计、计算平均成绩、评选优胜手工小组、解决学校用水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课下自己收集数据,课上提出并解决平均数问题,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数,不仅可以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而且学得生动、学得轻松、学得趣味盎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