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课前准备:《盲人摸象》课件、玩具狗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创设情景
1.讲故事:从前,有四个盲人,他们从来没看见过大象。有一天,这四个人商量好,一起去看大象。到了大象身边,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四条腿,说道:大象像一根柱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说道:大象像一堵墙。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道:大象像一条绳子。最后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说道:大象像一把大扇子。
2.提问:这四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3.全班汇报交流。
4.引入新课:由于每个人摸到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就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共同探讨一下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生:他们摸得地方不同,所以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生: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不能完整地说出大象的样子。
情景引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探究体验探究体验
1、观察同一物体。
(1)定位观察
提出要求:请组长把玩具狗放在桌子的中间,头对准1号同学。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你看到的玩具狗是什么样子的?把看到的样子用笔画出来,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组织汇报交流。
小结: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由于每个人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2)、换位观察
请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换位观察物体,请学生说说:你们现在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你形状看到了玩具狗的哪一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个玩具狗,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游戏规则:听清楚老师说哪个小组要看玩具狗的哪一面,想一想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
通过从不同位置对玩具狗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使同学们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2、观察不同的物体
请同学们拿出你带来的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并把玩具正面对着1号同学。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2)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观察,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看到的玩具狗的样子。
学生换位观察,并自由交流自己看到的玩具狗的样子。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个玩具狗
通过定位观察、表述看到的物体的样子等活动,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
通过换位观察,加深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实际的观察、比较,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物体,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发现,从而验证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
实
践
应
用
1、教材第67页的例1。
(1)出示例1的情景图。
(2)组织学生观察判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在下面标出他的名字。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2、教材67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这本数学书的侧面、正面、后面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3、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学生观察情景图,并在书上的三个图片下面标明是谁看到的。
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在自己书本上直接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同学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课后活动:
板书设计: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课堂教学反思报告单
教学成功之处
教学遗憾之处
最想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