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千以内的数的认识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千以内的数的认识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

2015-10-29

【学习内容】:教科书P68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发展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学习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学习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全校学生集会图、方块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培养数感。

(1)我们班同学有多少人?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可以坐多少人呢?

(2)出示全校学生集会图:你知道我们全校有多少位同学吗?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

数一数。我们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板书:一]

我们还可以怎么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2)出示一堆方块(100),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生1:50块 生2:80块

投影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师: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 生:100块.

师:现在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板:十]

随投影数一数(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生估计。投影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师: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生:1000块。

师:你现在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

随投影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师:900以后是什么呀?(1000) 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千以内数的认识。[板书:千以内数的认识]

师: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 生: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生开火车数数(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再从1000数回100。)

2、活动体验。

(1)师:一千到底有多少呢?[师出示一本笔记本。]我们来看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想象一下做做手势。

(2)师出示一袋牙签。一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5袋)

(3)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吗?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这样的几页呢?

(4)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

我们班同学36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30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

3、数数:(1)从195数到204。(2)从407数到414。(3)与800相邻的两个数。(4)从989数到1000。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1、师: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吧。

2、看看身边的数。出示: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3、学生相互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数。

4、猜数游戏。(幸运52中猜价格。)

(1)吸尘器。(提示语如:生说100师说少了,200师说多了等。)

(2)羽绒服。(方法如上。)

(3)消毒柜。(提示: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相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1000非常接近。)

四、课堂学习回顾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完成《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 (一十)

10个十是 (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后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怎么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时半伙就培养得起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收集数据,先估算,再动手数1000个小正方体等一系列数学学习活动,在现实背景下充分感受与体验,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2、提供空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本课如果再简单地教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已不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因此,这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1000的数感上,让学生自己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整个过程是:估数-验证-交流-再验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老师放手,让学生操作和探索,才能有学生的自主建构的可能,才能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能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会有主动的体验。

3、捕捉生活,应用新知,自主练习。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蕴涵着许多数学教学资源。这节课中,我本着数学学习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如看看身边的数;模仿幸运52猜一猜吸尘器、羽绒服、消毒柜等,这样,既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又渗透了交通安全知识,将数学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他们就会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