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2019-08-08

一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学习数学知识。尤其是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了解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但因为每个人身体部分的长短不同导致测量同一物体时,结果不相同而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观念,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测量线段和按要求画线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也为今后研究直线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了对实际物体的长短进行比较,掌握了“比长短”的基本方法,对物体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意在使学生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厘米或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要求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2.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线段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先通过用图形表示来初步认识线段,再通过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同一物体时,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也不相同这一过程,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时应该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1 统一长度单位 …………………………………………………………………………..1课时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1课时

3 认识线段………………………………………………………………………………….1课时

4 解决问题………………………………………………………………………………….1课时

5 练习一 ……………………………………………………………………………………1课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