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毫米的认识1-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毫米的认识1

2015-09-17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和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师告诉学生: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读准测量的精确刻度。

①电脑显示金箍棒图,分别是:1厘米(10毫米)、2厘米3毫米(23毫米)、3厘米6毫米(36毫米)、4厘米9毫米(49毫米)、1厘米4毫米(14毫米)

②在第二张图时提问:你怎么知道2厘米3毫米是23毫米?

③在第三张图时提问:你怎么这么快就读出来了?你是怎么读的?你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是2厘米6毫米啊?(引出在尺子上的半厘米刻度线)

追问:在尺子的相邻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中间都有一条略长的刻度线,你知道这表示什么吗?这样有什么好处?

④在第四张图时提问:4厘米9毫米你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

⑤在第五张图时提问:没有了0刻度线,你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度的?

3.估一估,量一量。

①估一估,哪根小棒最接近10厘米,量出它的实际长度。

②估一估最短的小棒长度,再测量。

4.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选一选。

粉笔长75( ) ①厘米 ②毫米 ③米

小红身高120( ) ①厘米 ②毫米 ③米

6厘米5毫米=( )毫米 ①11 ②65 ③30

铁钉图 ①3厘米5厘米 ②5厘米5毫米 ③3厘米4毫米

2.改一改。

2006年4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毫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0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忙吃完早饭上学去。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拿出17厘米长的铅笔和8 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请学生把认为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改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