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复习不是“烫剩饭”,练习更不是“炒凉面”-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数学老...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复习不是“烫剩饭”,练习更不是“炒凉面”

2019-06-17

前段时间,我区举行了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比赛分四种课型进行,分别是“学具课”、“解决问题课”、“练习课”、“复习课”,自由抽签。而我,由上天安排让我抽中了“练习课”,当时我就反问自己:关起门的练习课就是讲评练、纠错、题海、,那敞开门的练习课又该怎样上?还有,练习课和复习课有什么区别?针对练习课,我该怎样选课?

经过查阅资料,首先弄清楚了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区别: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侧重知识的巩固提高,而复习课则是将平时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侧重知识的整理和梳理。

怎样上好一节练习课?在几次试课、评课的过程中,我理解到,其实一节好的练习课就是把我们平时的练习课上的规范一点,怎样规范?第一,练习课的目的要明确,学会思考比掌握做题技巧正重要,目的设定为“学会思考”;第二,练习课的出发点在哪里,检验学生对新知的内化程度,就要了解学情,出发点设定为“基于学情”;第三,练习课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启发语言都很重要。

我选择的是《乘法分配律》的练习课,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的一个重,也是一个难点,首先是结构形式复杂,在教材编排上,乘法分配律紧挨乘法结合律,容易和乘法结合律混淆,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没有依靠乘法的意义“几个几”来支撑其意义理解,,导致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是只有“形”没有“意”。

考虑到练习课的课堂氛围,我把这节课设定为以“帮助他人解决困惑”的主线,顺着主线从二年级乘法口诀“4×7+7”为什么用“五七三十五”来解决,接着利用乘法的意义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突破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理解不管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如何变化,终究是需要回归本质的。让学生有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既基于了学情,有回归了本质,让学生有了思考的过程。

这节课给我敲起了警钟,新授课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备教材,备课标,备学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