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示范课心得-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全国小学数...

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示范课心得

2017-05-25

2017年5月15日,有幸观摩了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示范课,非常感谢校领导给予我这次机会,这次的观摩收获颇丰,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课堂的投入

从听课的教学效果来看,热情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其实,热情并不单单是与老师的性格有关,更是一个老师对自己课堂的投入。老师与学生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关系,更多的是一起相互切磋,相互成长的朋友关系。每个老师的课堂都是非常融洽、气氛非常活跃的,与其说是上课,可在我们观众看来更像是老师与学生一起畅游数学的海洋。比如,我们敬爱的黄爱华老师,课前与学生积极的互动,并让学生称自己为“华哥”,课堂上更是面对微笑,和蔼可亲。

二、有效的引导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堂一定注重“预设与生成”,一定不要强制给学生灌输某种知识。而课堂的生成对老师有效的引导要求非常高,不能直接把知识点告知学生,需要用恰当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就像伟大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经过一系列的讨论,辩论,反驳,验证等等,最后靠近真理。这一点在徐长青老师《四边形的内角和》一课中深有体会。师:四边形内角和有哪些特征?生: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师:哇,你真厉害,把我们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都说出来了,但数学不要猜想,更重要的是验证自己的猜想,那我们该怎样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呢?一节课就这样在学生的生成当中展开,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新课标一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是要想真真正正对的做到这一点实属相当不易。每个老师都有一颗想做好的赤子之心,无奈却不知从何下手。而这一点在程珣老师的课堂当中却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多的课堂当中是师告诉生什么是角,学生再去寻找。程老师却是让学生先观察角有什么特征,当学生出错时,程老师温柔地给学生做出示范,随后问道:你能像老师那样再指一遍么?认识角后,程老师又说到;调皮的角朋友又跑到我们的身体上来了,来活动一下胳膊,抬一下腿,看能不能发现角朋友。在比较角的大小时程老师说道:角朋友就像一个一个小魔术师一样,变来变去,现在听指令,把你的角变大一点,变小一点......整节课在程老师幽默风趣的引导下,轻松愉快的度过了40分钟,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四、巧妙的构思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课件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久而久之教师慢慢的有点“舍本逐末”,注重优美课件的同时,忽视了前后的衔接、巧妙的构思。其中,王鹤老师讲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这一节课自己之前接触过,觉得非常不好讲的一节课,怎样把它讲的精彩而又受用呢?在课堂刚开始,王老师播放了学生争吵的视频(如果我们的腿真的有一米长,走路的时候能迈出2米吗?能否用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这件事?)非常的新颖又非常切题。在自主探究阶段,王老师提供小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围城一个三角形,但王老师只提供两根不一样长短的小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然后再围城三角形。剪长的小棒还是剪短的小棒?怎么剪能围成三角形?怎么剪围不成三角形?学生兴致勃勃,纷纷动手探究,这样的构思让在场所有听课老师都啧啧称叹!

这次福州听课之旅真的让自己收获颇丰,对于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真的是非常受用,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也为之后的的道路指明了方向。非常感谢领导能给予我这次机会,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