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周记-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四年级数学周记
首页>数学杂谈>生活中数学>四年级数学周记

四年级数学周记

2016-11-30

爱 心 数 据

临晋小学 四(5)班 王迎华 指导教师:王 平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晴

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认识了“更大的数”。刚一认识,老师就下达“命令”:请大家通过上网、看电视、看报纸等多种途径来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并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接到“命令”,大家就各显神通,想尽办法在身边寻找大数的影子。

通过网上查找,我得知:“我国的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全国总人口约13亿人!”看到这 ,我对祖国母亲顿生敬佩之意。转眼再一想,祖国地大物博,但仍有许多同龄的小朋友没有上学的机会,更别说像我们一样到网上、电视上查找资料了。可是,我们是一家人,拥有同一个祖国母亲,应该互相关爱。假如每人捐一角钱给失学的小朋友们,会怎么样呢?想一想,算一算:1300000000×1=1300000000(角)=130000000(元)。哇!一亿三千万元,好大的数据,好大的金额!如果把这些钱集中起来捐给希望工程,将有多少小朋友可以从中受益啊!

是啊,心动不如行动!如果我们平时少吃些零食,多节省些学习用具,号召大家把分分角角的零用钱都节省下来,一起捐给灾区小朋友,那该有多好!小伙伴们,还犹豫什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节省下每一分一毫,一起来铸造这个“爱心数据”吧!

生活中的近似数

牛杜镇初中小学部 四年级 崔 媛 指导教师:滑 妮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阴

今天吃早饭时,隔壁婶婶来我家串门,和爸爸妈妈聊天。她问妈妈:“你家玉米今年卖了多少钱?”妈妈回答:“8000块钱。”我一听,忙说:“不对,是卖了8096元。”爸爸搬了个凳子,坐了下来:“咱们庄稼人平时说收入都说的是大概的收入,所以,你妈妈说大约卖了8000块钱。”

听了爸爸的话,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我这一星期学的《近似数》吗? 8096是准确数,四舍五入以后可不就是8000吗,8000是个近似数。老师让我们找生活中的近似数,这不就是吗?只听,爸爸又问婶婶:“孩子他叔一年在外打工也不少挣钱吧!”婶婶回答:“干苦力呗!这不,昨天给我捎回3900多块钱。”我急忙抢着说:“婶婶,叔叔给你捎回约4000块钱!”爸爸妈妈和婶婶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妈妈说:“这孩子,嘴真快!”我听后,也笑了起来。

数学可真有趣,我一定要多学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奇妙的算式

楚侯 高头学校 四年级 南 庄 指导教师:武茁林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题:110+120+130+140+150=?我开始列了好长的一串竖式终于算出来了结果,得650。哎!好麻烦呀,到底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我绞尽脑汁的想着……

第二天,老师上课刚好讲了这一题,老师让我们想想这道题除了直接计算外,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说:“大家看这一串数字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以一个数为基准把它们转化成同一个数字呢?”在老师的启发下,我豁然开朗,先从150中拿走20补到110里面去就得到了两个130,再从140中拿走10补到120里又得到了两个130,最后用4个130加上本来的一个130共得5个130,5个130不就是650嘛!列式为:110+120+130+140+150=130×5=650,我立刻举手,兴奋地讲了我的解答方法,老师给我了一个赞许的目光,立即表扬了我,并告诉同学们: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同学们也对我的表现抱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道题的计算,我忽然明白了这道题原来还有别的解答方法,数学真有趣呀!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只要多动脑、勤思考,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栽树的学问

七级中心校 留尚小学 四年级 岳琳洁指导教师:朱全太

10月14日 星期三 晴

星期日,我和爸爸到果园捡树枝,干了一会儿,我们坐在树下休息。爸爸突然问:“如果先种一棵树,以后每隔4米植一棵,共种了10棵,那么第1棵和第10棵树相距多少米?”我马上回答:“已经种了10棵,4×10=40就是40米”。爸一听就说:“错了,错了;你再想一想。”我仔细想了一下说:“10棵树之间的间隔为10-1=9,每个间隔4米,所以第一棵和第10棵之间的距离为4×9=36米。

接着爸爸又提出一个问题:“每上一层楼用10秒,上到7楼用几秒?”我脱口而出:“60秒”。因为到七楼只过六层楼梯,所以(7-1)×10=60秒。爸爸高兴地说:“你真聪明”。

正、负数与“0”

东张街东示范小学 四年级 姬瑞婕 指导教师:姬晓艳

12月30日 星期三 晴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性别,或男或女,可以通过相貌来区分。在数学王国里,数的这一点也不例外。它们的“性别”就是正数和负数。正数前面有一个“+”号,负数前面有一个“-”号。每个数都有自己的性别,当然除了“0”。

对于这一点,“0”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我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呢?于是,它擅自作出决定——加入正数。

这天,“0”来到了正数组委会,要求加入,正数组委会会长怎么也不同意,他说:如果你加入了正数,就会表示为“+0”。好比一个人一个月收入了0元, 这和没有收入有什么区别?你加入正数毫无意义!“0”听了这番话,伤心的回家了。

“0”想:既然正数不欢迎我,那么负数应该不会拒绝我吧。于是,它来到了负数组委会要求加入。没想到负数组委会会长竟与正数组委会会长一样,以没有意义的理由,拒绝了“0”的申请。听了负数组委会会长的话,“0”哭着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途中,“0”碰到了好朋友“+1”,“+1”问“0”为什么这么伤心?“0”回答:“我为什么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对呀,你应该为此感到自豪、骄傲呢!”“为什么?”“0”不解的问。“你就是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隔开了。你就像是地面,地面以上的楼层就是+1层、+2层…,地面以下就是-1层、-2层…。

“0”恍然大悟,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正 负 数

临猗示范小学 四(8)班 张梦飞 指导教师:吕 菁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晴

这周,我们学习了正负数,我觉得很有趣。通过学习,我知道了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比0大的数是正数,像+5、+15、+20、+100……都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像-2、-3、-15……都是负数。

回到家里,妈妈让我找一找生活中的正负数。我找呀找呀,找到了妈妈的工资本,发现了妈妈每月的工资是正数,如:+1600元,每月的支出是负数,如:-1000元。我又看到了挂在墙上的温度计,室内温度是+15℃,我又把温度计挂在院子里,室外的温度是-5℃。我还看到了天气预报中,哈尔滨的最低温度是-20℃,西安的最低温度是-6℃,那么-20℃<-6℃,我发现了负号后面的数越大,温度反而越低。那么如果从西安去哈尔滨,就应该多穿点衣服。瞧,这就是正负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以后,我还要细心观察,发现更多的正负数,让它造福人类。

有 趣 的 线

猗氏 贵戚坊小学 四(2)班 郑毅哲 指导教师:张勤奋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学了《线的认识》一课后,我知道了线分为三类,它们是直线、射线和线段。直线很有趣,我感觉直线就像是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没有端点。还有线段,它有两个端点,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生活中很多的东西都是由它们组成的,比如我们用的铅笔、中性笔、课本、作业本等等。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别忘了射线哦,我们每天早上沐浴着阳光上学,真暖和呀,瞧,那不是射线在帮我们吗?它还有许多奇特之处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学了这一课以后,我认识并了解了直线、射线和线段三兄弟,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好好学习数学,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吧!

羊 羊 运 动 会

临晋小学 四(3)班 沈璐 指导教师 李仙翠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晴

青青草原上,羊村的村民正在举行运动会。

看!喜羊羊、沸羊羊、懒羊羊等各位运动员已站在各自的跑道上,即将进行1500米长跑决赛。只听慢羊羊村长一声枪响,各位运动员象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沸羊羊憋足了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他运动员也毫不示弱紧随其后。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沸羊羊一鼓作气第一个跑向终点。

这时,慢羊羊村长向羊村村民宣布:“获得1500米长跑冠军的是----沸羊羊。”运动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了进行村民体质调查,请大家帮忙算算沸羊羊、喜羊羊、懒羊羊这3位运动员的长跑速度。沸羊羊用时4分钟,喜羊羊用时5分钟,懒羊羊用时6分钟。”

记时员美羊羊赶忙开始计算:根据速度=路程÷时间,1500÷4= 375(米/分);1500÷5= 300(米/分);1500÷6= 250(米/分)。“经计算沸羊羊的速度是375米/分;喜羊羊的速度是300米/分;懒羊羊的速度是250米/分。”

慢羊羊村长最后向羊村村民发出了倡议:“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热爱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希望大家都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懒羊羊羞愧地低下了头,心想:今后我一定要积极锻炼,体质争取象沸羊羊一样棒。

近似数与准确数

临晋小学 四(4)班 王腾 辅导老师:李木泽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晴

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就是有点马虎。

一次,班上搞春游活动,同学们都很高兴。老师通知:明天早晨7点50分在校门口准时发车,希望大家不要迟到。我心想:“7点50分,四舍五入不就到8点了吗?”第二天早晨,我8点钟赶到校门口,却不见一个人影,原来同学们已经出发了。

时隔不久,有一天上数学课,老师讲“近似数”,说:“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13亿人口……”

话音刚落,我就把手举起来:“老师,你讲错了!你刚才讲,我国有13亿人口,可昨天晚上我家对门的阿姨刚生了一个小宝宝,应该是13亿零1人。”

我的话让同学们哄堂大笑,可老师却表扬我学习态度认真。

老师紧接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数是准确数。例如,小华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和小华。这个‘3’就是一个准确的数,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我国有13亿人口,这个‘13亿’就是一个大概的数,近似数。”

这样一说,我明白了“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心想:要是早点学好这些知识,也就不会闹出春游迟到和这次课堂上的笑话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