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听课笔记 再说《图形中的规律》-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老师听课笔记 ...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数学老...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笔记 再说《图形中的规律》

2016-11-24

再次听取老师执教《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有几点思考,记录下来。

一、课堂大致的思路为:

(一)从小开始玩各种文具,小棒可以摆成许多美丽的图案,欣赏各种用小棒摆成的图形。

(二)探究摆三角形中蕴含的规律。

1、出示连续摆三角形的图片,教师明确今天我们就像这样摆小棒。

2、想一想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没有举手)

3、教师进一步引导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5根)5是怎么来的?(3+2)三个三角形呢?

4、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无人回答)教师点名,学生说出了三角形个数乘2加1可以得出小棒的根数,教师板书。

5、同伴合作动手摆小棒,研究摆4个三角形和5个三角形,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规律。

6、全班交流汇报。

7、推理:摆10个三角形、100个三角形、10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三)验证、应用。

笑笑这样摆用了37根小棒,可以摆多少个三角形。

(四)、分享生活中的规律图片。

二、听课后的想法:

(一)《图形中的规律》作为数学好玩领域的一节活动课。思考:1、“玩”如何体现,体现在哪里?我想要通过玩小棒去发现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存在的规律。2、活动如何安排?如果课堂上更多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式的呈现,便缺少了设计感。3、如何体现推理?一定要从5个三角形探究后,直接推理出10个三角形、100个三角形、1000个三角形需要用多少根小棒来体现吗?我认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思考、表达等处处等能体现推理,尤其是从摆小棒—图形—数据—算式这更是推理的过程。4、课堂上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我想应该是让学生去领悟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如何找规律的能力吧。

(二)学生困难点在哪?我想应该是在规律的总结和表达吧。通过动手摆小棒或者观察摆的过程,学生都能发现每多一个三角形多2根小棒。学生不能结合具体的三角形来解释,但是当老师问摆2个三角形用了5根小棒,5是怎么来的?学生能想到3+2。依次向后都能列出算式,许多算式呈现后,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一个式子来总结规律。原因我孩子思考。

(三)本节课的亮点从哪里体现?课堂的精彩源于学生的精彩,这句话人尽皆知。可是如何让学生的精彩呈现出来呢?对于本节课应该就是在多种角度得出规律吧,即不同学生不同的发现和想法。当然,教师适时的点拨和追问也是成就精彩之关键。

(四)如果我去上会怎么处理?提出问题(连续摆三角形中蕴含着哪些规律?)——动手操作(同伴合作一个人摆三角形,另一个人画摆成后的图形并记录需要的小棒根数)——全班交流(本节课的关键点,在师生和生生交流中明确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论学生说到什么地方,教师都要大胆的接招,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呈现,去等待百花齐放)——验证应用。

(五)困惑:1、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寻找规律的那种愉悦感。(即:啊哈的感觉)

2、两次听课都感觉课堂比较沉闷,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

以上仅是个人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定有诸多纰漏和不足。对于本节课的思考还在路上,期待执教者更完美的呈现。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