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教师拖课的原因分析》-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教师拖课的原因分析》

2016-10-28

学校教研发言 有时,一节课的教学可以不必太受时间的限制。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任意拖课。一方面,拖课挤压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会对学生下节课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拖课时的教学效果通常会打折扣,并且不利于调适师生之间的关系。然而,日常教学中,拖课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为什么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反映着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新知应该达到的程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有关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尺度。应该说,教材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并且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准确把握。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会出现一定的随意性。

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这节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形状及名称;(2)通过折、摆等操作,使学生能够辨认上述图形并能举出一些实例。一位教师在学生认识三角形以后,可能觉得学生学得太轻松了,便增加了让学生“试着画一个三角形”的环节,这无疑拔高了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由三条首尾相连的线段组成,学生连线段都没有认识,怎能画出一个标准的三角形?这使得学生本来可以学得轻松的内容变得“沉重”,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时间不够用,也在情理之中了。很多教学内容关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都是“初步”的,教师只要准确把握这一尺度,当堂完成教学内容并非难事。当然,笔者并非一味地反对拔高教学要求,只是觉得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二、 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

教学重点是指对知识掌握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性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误解的内容。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具体实践中可注意“精”和“巧”的问题。

“精”主要从量上而言。一节课总会有教学重点、难点,有时是一个,有时是两三个,在有两三个教学重点、难点时,也应该有主次之分。平常教学时,常有教师因某种原因而随意增加教学重点、难点。如在复习阶段,教师发现某道题一些学生不会解答,于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花很多时间给予讲解,甚至临时补充相应的练习,从而造成原先安排的教学内容无法当堂完成。如果是合理的动态生成还好,要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就得不偿失了。

“巧”主要从质上而言。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练习,都要注重质量。讲解要能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练习要能举一反三,突破难点。

三、 内容讲解主次不分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师的引导、讲解都不可缺少。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有别于日常谈话,它不仅讲究效果,而且讲究效率,要求教师讲在关键处,主次分明,有详有略。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漫无边际地讲,喋喋不休地讲,不分主次地讲。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一定很累,学生一定很烦,效果自然不好。高效率的讲解往往能“一语道破天机”,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在注重讲解主次分明的同时,还应注意讲解的时机。

无需出口不出口。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认知能力,大多数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迁移、推理等活动,借助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我们不必低估学生,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凡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一律不讲。事实上,学生讲的过程,也是思维暴露的过程,既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有利于我们及时对教学过程做出调整与改进。

该出口时要出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采用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完全“作壁上观”,如果学生在探究中出现了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教师应及时加以指导、点拨,该出口时要出口。

四、 习题设计张力不足

习题设计是教学流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习题设计的张力不足也会造成拖课。在教学中,我们会安排多道习题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强化新知的目的,但每一道习题的功能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将习题用好,让习题张力十足呢?

一题多变。一位教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王大爷想围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2米,宽6米。至少需要多长的篱笆?学生解答后,教师将原题中的条件“长12米”改为“长是宽的2倍”,让学生体会问题条件的变化。最后,增加一个条件“一面靠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解决问题,体会问题的发展。

一题多解。如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幢4层的教学楼,每层有6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布置2盆花,一共要准备多少盆花?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从而巩固此类解决问题的一般特征与解题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阐述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请其他学生对他人的方法作出解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一题多解的功能。

一题多思。如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练习,可以出示条件: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让学生自由补充条件进行解答。还可以出示这样的题目:水果店运来苹果 100千克, 。桃有多少千克?① 100×80%;② 100÷80%;③ 100×(1+20%);④ 100×(1-20%); ⑤ 100÷(1+20%); ⑥ 100 ÷(1-20%)。让学生根据算式补充条件,体会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解决拖课的问题,表面上是对教学秩序的一种维护,实际上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一种呵护。教师应该自觉优化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