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班班通”在农村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论文“班班通”...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

小学数学论文“班班通”在农村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

2016-10-27

小学数学论文“班班通”在农村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

2015年1月9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楚侯中心校 孟晓茹

【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班班通”这种新型现代教育的多媒体技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中得到普及,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数学教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丰富了教师教学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让课堂告别了“粉尘”有了更多的色彩,它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总之“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必将给传统的数学教学带来深远的变化。

【关键字】:班班通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运用

【正文】:现在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开放而使现代教育得到根本的改变。远程教育网络优质资源的呈现和“班班通”的实现,促进了我们数学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和不断更新,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教学已成为农村教育一大亮点。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生素质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班班通”——促进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

“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极其丰富的今天,教师个人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网上知识的导航者,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

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深深的体会到: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强大的信息量环境下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尽管我们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与远程教育所提供的综合信息相比,相差甚远,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开展教学活动。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习与新环境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不断的钻研中,实现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与数学教学整合,由“单一传授型”转变为“教学科研型”。

二、“班班通”——促进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可以提供虚拟的教学环境,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便捷的讨论空间,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更需灵活与更新。除了传统的发现法、研讨法、演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下还可使用远程视听——问答法、课后浏览法等新的教学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我充分运用“班班通”的有效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选择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班班通”——在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占据着十分的重要位置,在探究新知前,只有先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状态。而“班班通”的多媒体效果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探究。在执教《千克、克、吨》重量单位时,我所先用“班班通”出示《曹冲称象》的视频,学生看了之后积极性高涨,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自然而然的引出重量单位,学生很快理解了“1千克”、“1克”、“1吨”概念。

我们在教学导入过程中使用“班班通”也要注意几点:1、所使用的“班班通”教育资源要与我们所教的内容知识点紧密联系。因为我们使用它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学习的兴趣转移到课堂学习的内容上来,如果所使用的资源与课堂内容无关,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能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起消极作用。2、所使用的“班班通”教育资源尽可能有声音、有图像、有流行的动物卡通形象,因为学生经常接触动物卡通,所以我们的材料如有多媒体效果再加上熟悉的卡通形象,这样能更快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气氛。3、所使用的“班班通”教育资源内容应既与课堂内容有关又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在结尾提一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等。

四、“班班通”——在传授重点、难点中为学生释疑

学习数学,首先就是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深刻的理解。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题目中简短的数学语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体会。同时,重难点的学习,更是少不了电教手段的帮助。

1、在重点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加深映像。我们一节课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本课的重点内容,这就要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三年级的《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中,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与辨别东、南、西、北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八个方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方向,我采用了多媒体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观看,看完之后又学生自己做一遍,这样既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问题又让学生更明白易懂。

2、在突破难点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释疑。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难点,利用平常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根据教学难点 ,利用“班班通”教育资源手段形、色、声、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突破。比如:在三年级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东东每天早晨绕学校长为200米宽为10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步,每天跑2圈,他一天共跑多少米?”,这个问题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学生不怎么好理解,而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东东每天早上跑步的情景并画出操场的数字,这样学生一下就理解了要先算出一圈的长度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五、“班班通”——创建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我们每个学期都有几个教学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课堂的实践活动空间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要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既能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情境又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我就使用多媒体先播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先观察和感受,接着让学生自己模仿这样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在实际生活中真实情境难以再现,又让学生学到了生活知识,又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达到了一箭双雕。

虽然电教媒体的优点很多,但是电教媒体的运用,也是有条件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不是为了用 “班班通”而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使电化教学走入误区,导致先进的教学手段成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障碍。有教学不同内容的知识时,教师还要准确把握班班通的使用点,并非每一节课都一定要用到它,有时不正确的选择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比如,课堂上,过多的播放一些优美的图片或动画,过多的添加不必要的声音,作为老师,本想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他们以美的享受,但是学生只顾欣赏这些美景,而不愿再去思考问题,反而造成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班班通”,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将问题的关键部分以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22:07:07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