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能说出正比例的意义.

2.通过交流,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学习重难点】:

1.正比例的意义.

2.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一、【知识链接】: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二、【自主学习】:

1. 自学课本第39-40页的内容.

2. 例1中的一排杯子,形状、高度是相等的,里面装着一些水,经过测量统计出了一个表格,对子互说这个表格的意思。

(1)表中有哪几种量是已知量?

水的高度变化了,体积

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

(3)从左往右看,水的高度_____________,体积也是 _____________

从右往左看,水的高度_____________,体积也是_____________

(4)根据我们所学的圆柱的体积公式,完成书上的表格。观察一下结果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

(5)得出:水的体积和水的高的比的比值,即底面积是一样的,是相等的.

(6)水的高度和体积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时候有什么规律?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 根据例2,交流:

(1)纵向的轴表示什么?

横向的呢?

(2)表示水的高度在5厘米的地方是哪儿?

当水的高度在5厘米的时候,在纵轴上表示体积的点在哪儿?

(3)高度是7厘米体积是多少?

(4)对子互说:

要怎么才能不通过计算得出体积呢?要先找到什么?

在图上找到了这个点,那么这个点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刚才是从已知的高求体积,如果反过来已知体积求高呢?

小结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四、【拓展延伸】:

思考: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检测】:

判断下列每题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4.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